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战钊)11月21日,在2025年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专家组在广泛征集各领域推荐热词基础上,依托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等大数据平台统计分析,以“业内认同、媒体关注、公众关心”为原则,经充分讨论与评议,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入选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
这十个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是当下以及接下来一段时间科普创作者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和领域。
此次评选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共同开展,旨在激发全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一、全国科普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修订)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在法律上首次明确每年要用一个月的时间,面向社会集中开展科普活动。设立全国科普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有利于让更丰富、更持续、更高质量的科普活动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从“全国科普日”转为“全国科普月”,不仅延长了科普活动的时间,更推动了活动内涵的重塑。
二、科学家精神
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内容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学家博物馆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三、大模型
一类多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构建、具有海量参数的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大语言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以及面向科研的科学大模型等,具有参数规模大、训练数据体量大、计算资源需求大等特点,能够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类型的信息。2025年,ChatGPT、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产品在科学研究、日常办公以及各行业应用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推动科普向个性化、定制化、交互式方向发展。如何在确保安全、可靠和可控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大模型赋能科普,是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四、低空经济
一种新型综合性经济形态。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有人或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发展。其相关产品主要有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低空经济”2024年3月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0月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重要内容。
五、人形机器人
一类在外观结构和运动方式上尽量接近人类、能够模仿人类行为的机器人,通常具有与人类相似的躯干、四肢等身体结构。2025年5月,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制定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T/CIE 298-2025)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能力的分级评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语言和评价体系。
六、智能体
能够感知环境并自主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软件、硬件或由软硬件构成的系统实体。通常具备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能力,能够通过传感器或数据接口获取信息,根据内置规则或学习得到的知识和算法进行判断和决策,再通过执行机构或外部接口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完成任务或接近目标。智能体可以通过学习不断优化自身行为,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智能体应用广泛,常见于自动化系统、机器人、虚拟助手和游戏角色等,是构建各类智能系统的重要基础。
七、创新文化
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核心内容包括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作为科技创新的催化力量,有助于营造鼓励探索的氛围,激活个体与组织的创新活力,推动形成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培育创新文化”。
八、工业遗产
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是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技术或社会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涵盖建筑、机械、档案等物质遗存,以及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非物质要素。工业遗产是人类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见证了科学技术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历程。截至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公布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九、场景创新
一种数字经济的创新模式。指通过对特定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情感、关系等元素)进行研究,与用户持续互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以“产品+服务”的创新方案构建一个全新场景,帮助用户在新场景下完成预想的价值创造活动。场景创新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主要驱动力,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现实需求。
十、科幻产业
一种新兴的综合业态。以科学幻想为核心,融合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及装备制造等,涉及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等多个领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为科幻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2025年,北京、深圳、成都等地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打造高品质的各类特色产品,大力推动我国科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