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首页> 能源财经 > 正文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来源:光明网2021-02-05 15: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1年2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委会、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创新与知识管理专委会、封堵学会及中国知网联合主办的“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成功召开,论坛以“推进知识管理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前瞻谋划“十四五”时期能源产业如何以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创新,放眼长远、立足当前,助力能源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论坛在光明网、科创中国、中国能源报、中国知网等平台同步在线直播,全国各政府单位、能源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积极组织收看转播。各平台累计与会人次超过71万。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陆书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王聪生、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沙睿分别代表各自行业协会致辞。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陆书军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王聪生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沙睿

  中国知网大数据知识管理本部副总经理周永为大会致欢迎辞。周总指出:“十四五”时期,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做好能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我们当下的重点工作。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势在必行,这是支撑实现能源行业十四五总体发展目标的战略抉择,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此次会议对前瞻谋划“十四五”时期能源产业如何以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创新,助力能源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非常必要,非常及时。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知网大数据知识管理本部副总经理周永

  论坛主题报告环节,专家从“十四五”能源行业发展、数字化转型、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知识管理实践进行了精彩分享,为“十四五”时期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建议。

  第一单元 育先机 开新局 “十四五”能源发展展望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题为《我国能源产业“十四五”发展的思考》的报告中指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 “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既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也是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加快能源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推动智慧能源示范工程建设,促进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以《智慧能源与智慧转型》为题做了主题演讲,他在报告中强调了数字化的重要性:数字化为能源“四个革命”赋能,助力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他最后用一句话展望了智慧能源与智慧转型的未来方向:数字决定命运,智慧引领未来!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

  第二单元 以数字化转型促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第二单元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为我们带来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十四五”时期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的核心工作任务是:形成较完善的煤炭工业两化融合技术标准体系、解决方案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信息产业体系,煤炭工业两化融合总体水平达到主要工业行业平均以上水平,部分技术在煤炭场景应用水平居于各行业前列;煤炭全产业链核心场景智能化应用总体水平显著提升;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应用。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王聪生以《未来能源与数字化转型》为题做了精彩演讲,他强调:未来能源要转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为子孙后代造福。而未来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普通消费者应该要智慧用能,高效节能,爱护、保护我们的环境。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王聪生

  中国知网智慧能源事业部总经理闵艳丽以《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挑战与应对》为题,闵总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必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的涌入,给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进入知识管理2.0阶段,中国知网建设的“世界知识大数据”全面拓展了知识资源的整合范围与挖掘深度,基本具备了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大数据支撑服务的能力。“十四五”期间,知网将继续深入做好能源企业创新服务,与广大企业一道,努力推动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战略实施。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知网智慧能源事业部总经理闵艳丽

  第三单元 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之路

  在第三单元的分享中,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信息官庄火林在题为《核能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的思考》的报告中强调了数字化建设对实现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性,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驱动力。他在报告中分享了中核集团智能化转型的路径、方向和思考。他指出:未来,中核集团将在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积极适应新发展格局,继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核能行业智能化转型贡献中核智慧。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信息官庄火林

  中国知网总经理助理柯春晓在以《CNKI2.0全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题演讲中解析了世界一流企业的微观创新生态,提出企业创新在走向智能化、微观化、生态化、协同化、动态化过程中,知识和数据的作用将从原来的资源保障,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需。在微观战术、中观决策和宏观战略各层面,企业都需要用数据来支撑、辅助才能做出科学决策。支撑世界一流企业创新的新型知识服务模式,是面向问题、面向决策的知识服务模式。知网建设的CNKI2.0工程,在文献生产、知识加工、知识聚合、大数据融合、整合传播、定制服务、大数据及技术应用、社会化协同研究平台等方面充分考虑了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可形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知网总经理助理柯春晓

  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邓春宇以《智能化知识管理工具助力企业内部项目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为题做了精彩分享。他在报告中从“如何构建基础历史数据库”、“如何提取高质量的行业分词库”和“如何搭建应用系统”三项重点工作为大家做了系统讲解。他提到,下一步还将持续关注项目内容价值的挖掘工作。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邓春宇

  第四单元 企业创新与知识管理实践

  在第四单元中,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术总监王铁成在《梦想云助力中石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主题报告中对中石油“梦想云”的建设背景、成果、以及未来展望做了深度的剖析。自主知识产权的勘探开发“梦想云”平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石油上游业务信息化全面进入“厚平台、薄应用、模块化、迭代式”的新时代。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术总监王铁成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电力研究院信息应用室主任何宁在《基于知识管理的管理创新—智慧班组建设依托智慧班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题报告中分享了国家能源集团智慧班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和思考,该系统以“减负、共享、提升”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班组数据资源的大数据知识库;依托业务需求,深化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提高了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知识管理在班组建设各项工作中切实发挥作用,加快智慧班组建设和应用。何主任分享的智慧班组实践案例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值得学习推广。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电力研究院信息应用室主任何宁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三级专家杨春在《能源经济政策知识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他在能源经济政策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经验,平台构建了情报管理、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和能力建设四大业务功能,实现了构建知识资产化、场景化平台的目标,承载知识管理体系,支撑业务过程,规范业务管理,积累组织知识资产,培养人才,充分应用了知识提高研究工作起点、提升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三级专家杨春

  最后,中国知网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郑金红以《企业制度管理的创新和应用》为题做了主题报告,为解决当前企业制度存在的各项问题,郑总提出了《企业制度管理服务建设方案》,目标服务于制度管理的全流程以及制度编写研究的全环节,使制度检索更便捷、更智能,助力企业制度管理实现高效率、高质量。

智慧能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知网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郑金红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能源转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十四五”能源行业发展规划是时代出给我们的新命题。相信有了此次论坛12位业内专家的前瞻性指引,能源行业从业人员能够更有信心答好这份问卷,直面新时代的能源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张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