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南京江北新区: 依托工业文化激活城市生命力的“大厂”实践
首页> 能源要闻 > 正文

南京江北新区: 依托工业文化激活城市生命力的“大厂”实践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09-18 19:00

  工业文化是工业发展的软实力。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着力推动工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引导大型企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同时,促进生活、生态系统提升,和谐共融,重振发展雄风。

  做好活态传承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在被称为南京工业卫星城的江北新区大厂街道,集聚着南化公司、南钢集团、扬子石化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里曾诞生新中国第一袋化肥、第一袋催化剂、江苏第一炉铁,助力我国筑牢现代工业体系基石。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厂企业重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谋转型、谋创新,吹响号角投身新实践。

  “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大局,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范旭东创办永利铔厂时订立的信条至今激励着南化公司砥砺奋进。2022年,南化膜法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及工业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科学技术部验收,示范装置二氧化碳捕集率达81%,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助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南化公司研究院专门成立了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力促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技术孵化。

  在迈向智造中国的道路上,南钢集团跑出加速度。不久前,南钢铁水包智慧保温系统上线,系统首次运用5G技术进行工业控制级的移动中作业操作,实现生产过程超低排放、降本增效。从靠人力炼钢到建成JIT+C2M智能工厂,南钢传承“重在奋斗、贵在进取、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精神,智造实力愈炼愈强。

  当前,全球市场已步入拼技术、拼创新、拼文化的时代,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党工委书记茅俊海说,在工业文化引领下大厂开启二次创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坚持创新,向高端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紧抓数字中国、“双碳”等国家战略布局新赛道,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今年2月,大厂街道“双碳”技术产业园投用,依托产学研融合建设江北新区“双碳”示范区,现已吸引中碳科技、龙清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在化建大厦,无人机、软件开发等科技企业正加速集聚,不断孵化出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大厂街道打造的首栋“亿元楼”,2022年实现税收1.52亿元……老工业基地迸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紧抓战略机遇 炫出老工业区新风尚

  得工业发展之先的大厂街道,曾有一段光辉岁月。据老一辈钢铁工人回忆:“20世纪70到90年代的大厂最为繁华,能到这里工作是南京人的骄傲。”然而,在经历快速发展后,随着资源紧缺、设施陈旧等问题不断凸显,老城也进入了转型阵痛期。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重点打造“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与长三角对外开放合作平台”。作为七个街道之一,大厂街道迎来发展机遇。近年来,大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把传统工业风貌融入城市建设肌理,在工业遗存保护、综合环境整治、智慧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系统提升,和谐共融。

南京江北新区: 依托工业文化激活城市生命力的“大厂”实践

  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桃湖公园

  3月,春暖向阳,万株桃花在桃湖公园竞相盛开,相连的桃花里商业街热闹非凡,人们到此赏花、遛娃。这片大厂的棚户区,曾一度被贴上“脏乱差”的标签,通过创新“公园+商业”模式重建,不仅为城市披上新绿、扮靓水韵,更为居民休闲娱乐打造了家门口的好去处。

  随风入夏,在永利铔厂旧址上新生的1934文化创意产业园活力澎湃,音乐啤酒龙虾节、文创集市等活动接连上演,由绿皮火车车厢改造的“极客共享书房”、伫立着复古洋房的历史街区拉满氛围感,工业文化与新时尚的碰撞,赢得年轻人青睐。

南京江北新区: 依托工业文化激活城市生命力的“大厂”实践

  南京1934文化产业园

  如今的大厂城市更新提速,旭东中学教学楼、江北医院急诊大楼、江北新区妇女儿童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推进,医疗教育、商务商业等功能系统提升。社会治理也装上了“智慧大脑”,从智慧小区到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数字化应用重塑老工业区治理脉络,及时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转化和发展 力促工业文化向工业文明跃升

  设计规模为年产3000吨的中国第一套硝酸装置至今屹立在南化公司。2011年退役后,这个见证了我国硝酸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的活化石,承担起更多的精神和旗帜价值,如同一座不朽的工业丰碑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关键在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大厂街道深入挖掘工业文化内涵,系统推动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把工业文化与地方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融合,推动工业文化向工业文明跃升。

  大手笔筹建江苏省级特色小镇。2020年,江苏省发改委批复创建江北大厂工业文明小镇,过去3年,街道高标准打造1934文化创意产业园、民国百年光影展览馆、工业文化体验区等载体,立起区域工业文化地标,并鼓励引导企业开放工业文化资源,培育工业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生命力。2022年12月,大厂工业文明小镇规划范围内的南钢工业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创新推出的20个旅游景点,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与此同时,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厂街道积极探索工业文明的大厂发展路径。“工业文化所蕴含的宝贵精神为支撑地方发展凝聚力量。”大厂街道办事处主任彭向勇说,今年,街道启动建设大厂工业文明实践小镇,组建文明实践联盟圈,进一步拧紧破解发展难题的合力。其中,街道自主开发的“小蜜蜂”志愿服务平台现已集聚近万名志愿者,大家积极奔赴在各个领域,共建幸福美好新大厂。

  据了解,下一步,大厂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体系,以工业文化为引领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把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融入工业文明小镇发展之中,双向赋能同步建设工业文明和精神文明新高地。(记者朱程 南京报道)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