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京能国际总资产破千亿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首页> 能源频道> 能源要闻 > 正文

京能国际总资产破千亿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来源:光明网2024-08-29 20:23

  当今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如火如荼。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探索中,我国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向前,开发利用规模居世界前列。探索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近日,京能国际(00686.HK)披露2024年上半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1018.02亿元,较年初增长13%;总装机量实现1004.5万千瓦,较年初增长17%;完成“双千”阶段目标;营业收入32.72亿元,同比增加27%;利润总额4.34亿元,同比增长27%;成为京能集团内首个资产过千亿平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以“瞻”谋质,战略先行谋全局

  惟新者进,惟变者强,惟智者胜。2020年,京能国际重组,新任领导班子睿智卓识、务实创新,短短一年即实现扭亏为盈。四年来,公司紧跟时代趋势,洞察行业动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不断实现战略创新,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察势者智,而驭势者赢。2024年,公司为实现“最受尊敬的国际化清洁能源生态投资运营商”的企业愿景,重塑战略发展规划,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出“双环线、一中心、一聚焦”的战略发展路径,形成以“能源+智算”为主业,风光、水电、综合能源、燃机、绿氢、智算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以“新”提质,多元业态促发展

  京能国际以提高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降本增效”定位,以“聚焦主业、多元驱动、精益管理、创新创效”为工作主线,推动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布局,多项重点工作迎来突破性进展。

  在项目开发层面,双环线基地项目均迎来重大利好。“东北松辽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华北工程”已经纳规,黑、吉两省能源局均明确表态支持由京能国际牵头东北基地绿电进京项目;华东基地项目不断取得突破,华东分公司在长三角区域取得新能源确权容量5.1GW;西南分公司取得贵州省盘州市1GW风电项目建设指标,实现了京能国际在贵州省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大突破。

  在多元业务发展层面,储能、燃机、绿氢、智算多点开花,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开启“能源+智算”协同发展新篇章,打造北京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重要底座,数产平台逐步走向成熟。综能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储能电池模块完成新国标产品认证,标志着京能国际已具备储能产品自主研发及系统集成能力,可满足各区域项目开发过程的配储需求;重庆大足2*500MW级燃机电站项目纳入《重庆市“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具备开展前期工作的条件;与张家口宣化区政府、河钢宣钢达成合作共识,加快推动“绿电制氢、绿氢冶金”项目落地,共同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示范项目。

  在海外业务拓展层面,公司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新能源中资企业,步步为营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正在推进收购澳大利亚本土售电公司,将打开市场对澳洲公司跻身头部电企的预期,努力实现境外资产证券化;拓宽全球化视野,力争加拿大光伏项目明年开工,以此为支点培育澳洲以外新的增长极,为公司拓展境外市场寻找新的支撑点。

  以“信”助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2023年,公司取得惠誉国际信用评级“A”级、标普国际信用评级“BBB+”级的追踪评级结果。2024年,取得联合资信境内信用评级“AAA”级,并获得惠誉常青授予的评级为“2”,主体得分为“78”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评级,是中国境内惠誉ESG历史公开最高评分。良好的信用资质,助力公司获得资本市场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双重肯定,优质的ESG评级也充分彰显了公司支持国家绿色低碳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引战工作也取得初步进展,已与多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公司已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共计50亿元熊猫永续债,推进新增50亿元永续债的发行相关工作,力争于2024年内择机分期发行;保山能源水电站消缺工作已经收尾,正在加快推进水电REITs扩募工作,进一步挖掘优质风光电站项目,做好下一轮扩募计划,不断提高公司资产证券化程度;充分利用公司在行业内树立的良好口碑和发展预期,以结果为导向深入对接多家国内外影响力高、实力强的意向单位,积极跟进其他潜在投资企业,不断完善公司股东构成的合理性,真正做到降低公司权益资金成本。

  以“融”兴质,锻造发展智力支撑

  能者行远,融者致广。公司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针对多板块业务布局,吸纳市场上各细分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布局,坚持系统推进“正向赋能”;释放人才活力,瞄准成果落地“注入动能”;紧抓人才培养,确保人尽其才“撬动效能”。

  公司传承焕新企业文化,进一步梳理、提炼京能国际优良文化基因,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形成了以“融文化”为核心,以成长共融、担当自驱、坦诚清晰、拼搏进取、追求卓越、开放创新为支点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引领发展、用文化凝聚力量、打造企业永续发展的内驱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让美好能源触手可及。

  京能国际方面表示,“2024年后半程公司将持续秉持创业初心,拥抱变化,赓续奋斗,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努力实现公司价值、股东利益最大化。”(袁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最大跨度断面市政交通隧道主体完工

  • 福建:渔船进港人员上岸 应对台风“桦加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