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冷思考
今年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发起《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共同推动人类改善生存环境,拯救我们的地球家园。
“中国绿色乡镇网”正式上线
为了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挥主流媒体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用,由《环境教育》杂志主办的“中国绿色乡镇网”于六五环境日前正式上线。该网站以助力乡镇绿色发展为宗旨,是宣传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媒体平台。
319亿用于生态环境保护 今明两年中国石油再出实锤体现国企担当
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体制机制将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及智慧监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走在中央企业前列。
“诗e中国行”生态文化公益活动在京启动
在“布谷声中夏令新”“绿阴幽草胜花时”的美好时节,以“扬传统文化、诵生态之美”为主题的“诗e中国行”生态文化公益活动今日在京启动。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水溶环保材料创新助力根除“白色污染”顽疾
环保是世界性的战略话题,世界多国都已明令禁止塑料的使用,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是中国第一份针对生活白色污染整治的法案。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领域的繁荣,塑料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完全生物降解的环保替代材料亟需通过市场化普及进入每家每户,在实际应用当中消灭白色污染。
2019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
5月9日至1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2019 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会议主题为聚焦国家生态环境需求、面向国际先进和未来的资源化技术、落实无废城市发展路线。
为松树建立“抗癌”防线 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启动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强化疫木源头管理,提高疫情阻截能力,遏制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的严峻态势。
首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成果展精彩亮相
4月15日至17日,第二十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了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环保科技奖获奖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等各方优秀成果参展,展示优秀科技成果、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