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赋能手机无障碍 让语障用户拥有自己的“声音”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科技赋能手机无障碍 让语障用户拥有自己的“声音”

来源:光明网2022-05-13 17:14

  5月15日,第32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今年的助残日主题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将重点关注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满足残障人士美好生活需要。据了解,连续举办30余年的助残日,已吸引了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在第32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小米正式公布了“声音配型捐赠”项目,在满足语障用户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优化、赋能语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小米发布“声音配型捐赠”项目,让语障用户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声音

  用户的无障碍体验一直是小米非常重视的话题。近年来,小米已经在手机上开发了多种无障碍功能,例如小米闻声、AI通话分别实现了面对面场景与远距离通话场景下的文字和语音互转,为听力及言语障碍人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与语障用户的深度交流中,小米发现许多用户更希望在千人一面的电子AI语音之外,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在倾听了很多用户反馈后,小米经过认真研究,成立了"声音配型捐赠"项目团队,将超级拟人等先进算法与技术应用于无障碍领域,为一位言语障碍用户开发了独一无二的定制声音,以取代普通的电子机械音,让这名用户可以用"属于自己的声音"与外界交流。

  为了生成适合受赠人的个性化声音,项目团队首先在小米公司内部招募到了200多名志愿者进行声音捐赠,创新性地通过声纹适配算法,将志愿者们捐赠的声音特点与受赠者的声音特点进行匹配,以合适的志愿者的声音作为基础音色。同时,出于个性化需求及保护隐私的考虑,被选中的真实声音将会通过复杂的声学参数调整,形成全新的、原创的音色。而借助超级拟人技术,项目团队进一步训练AI,让这个新的声音逐步拥有自然的节奏、语调等,真实地体现人的情绪与语气,以最终完成个性化声音的定制。

科技赋能手机无障碍 让语障用户拥有自己的“声音”

(小米研发人员对志愿者捐赠的声音进行训练和调教)

  声音配型捐赠项目将多种顶尖算法与小米先进的语音技术相结合,保证了合成声音的专属性、安全性和高自然度,为言语障碍者的声音定制合成开创了新思路。这是小米AI实验室"声音配型捐赠"项目预研的一部分,也体现了小米技术向善的承诺,用强大的技术能力推动"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使命。

  从改善产品到提供帮扶,小米让科技惠及每一位用户

  在创立“MIUI"的时候,小米就保留了安卓原生的一款为视障用户提供的屏幕阅读器——Talkback。那时很多人并不知道无障碍,甚至会因为不小心打开了Talkback又不会关闭,而要求将其停用。即便如此,小米依然坚持将其保留,就是为了给障碍用户提供平等的使用体验。

  近年来,小米还与高通、一加一职得联合,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小爱同学AI标注员"这一公平就业的上岗机会,在同工同酬,同等要求的前提下招聘残障人士就业。小米为此还专门进行了标注后台系统的无障碍适配,以确保障碍者可以顺利地用读屏软件和键盘进行操作,让障碍者在平等的工作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才能。

  截止目前,已有50余位残障人士为小爱同学提供语音语义的标注服务,一些曾经只能从事推拿按摩的人士,现在做起了以前不敢想象的人工智能标注的工作,甚至还进一步参与到了审核与策略制定等工作中。

科技赋能手机无障碍 让语障用户拥有自己的“声音”

(视障AI标注员工正在通过手机读屏和同事交流)

  2019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两会提交《制订人工智能信息无障碍标准,提升残障人士幸福感》的建议,从法律落地、系统建设、数据互通、高校教育等角度提出建议,落实无障碍。

  与此同时,小米也在宁夏银川和甘肃白银两座城市,与当地残联、移动通讯公司合作,通过手机捐赠和培训项目,帮助100余名中途失明人士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改变了视障者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能从独立生活中获得尊严感和幸福感。

  近日,小米还与微软中国、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达成合作,以微软《包容性设计原则手册》为蓝本,结合小米集团在智能手机、AIoT等方面的无障碍与包容性设计实践,以及有人基金会的无障碍倡导经验,联合发布中文版《包容性设计原则手册》,在中国共同推广包容性设计理念、推进无障碍技术的发展。本次合作旨在面向华语地区开发者,践行并推广包容性设计理念。同时,三方将为残障人士提供数字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机会。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小米一直在持续探索新的企业无障碍模式,也在公司内部推进无障碍的意识和协作,如今已经成为手机无障碍功能的领导者。未来,小米还将持续与合作伙伴们一道努力,探讨改善无障碍的优化之路,真正让科技惠及每个人。(王立凡)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