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G掀起矿业技术革命 洛阳钼业开启无人矿山时代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5G掀起矿业技术革命 洛阳钼业开启无人矿山时代

来源:中国网2020-08-13 18:4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传统观念里,人们对矿山和矿工都抱有傻大黑粗、高污染、高危险、高劳动强度、高成本的标签化认识。现如今,当人们走进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洛阳钼业”)的三道庄钼矿,纯电动矿用卡车、无人矿山、5G网络远程操纵……各种各样智能化工业应用场景令人为之震撼,一扫往日的刻板印象,5G智慧矿山的时代正在拉开序幕。

  近年来,在控股股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的推动下,洛阳钼业积极展开逆周期海外优质资源并购,2013年和2016年先后出击拿下澳洲、刚果金和巴西矿山资源,并于2019年完成对全球排名前三的金属贸易商埃珂森的并购。由此,洛阳钼业从一个单一钼金属的地方矿企成长为综合性的国际化资源公司,目前是全球领先的钨、钼、钴、铌生产商和重要的铜生产商,巴西第二大磷肥生产商,成为鸿商集团赋能式投资的典型案例。

  依托全球化布局,洛阳钼业积极吸收海内外技术成果,多年来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不断探索,建成了全国首条遥控露天采矿生产线、全国首个5G矿山无人驾驶矿车,实现了部分采矿设备及矿石运输车辆的通程控制和无人驾驶,开启了国内智慧矿山的新时代。

  数字化采矿生产管理集成系统,打造智能化无人矿山

  在鸿商集团的推动下,2013年12月洛阳钼业收购了澳大利亚北帕克斯铜金矿(NPM)80%的权益。该矿的井下自然崩落法开采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开采技术之一,实现了百分百的自动化。

  2016年,洛阳钼业将NPM的技术如Dispatch矿山运输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引进国内,先后投入2.3亿元用于矿山采空区处理技术研发、设备引进及工程治理,成为国内首个应用无人采矿设备的矿山。在此基础上,洛阳钼业打造了多个选矿和冶炼产业智能车间,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基于在露天矿生产设备远程遥控作业系统上前瞻的技术与应用,洛阳钼业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2017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洛阳钼业构建的“多金属露天矿数字化采矿生产管理集成系统”,实现了矿山地理地质信息数字化,生产配矿、生产统计自动化,生产调度智能化,不仅优化了配矿管理系统,使业务板块的现金成本位于行业领先水平,而且奠定了绿色开发、智能开采的未来智慧矿山开采格局。

  我们可以看到矿区员工数字化的日常工作场景:早晨,三道庄矿的一线员工告别家人来到矿山上班,坐在干净整洁的办公室,手持类似于游戏手柄的操作杆,操控着位于千米之外的采矿一线的挖掘机实施装载作业,而满载着矿石的无人运输卡车井然有序地行驶在矿区蜿蜒盘旋的矿道;下班后一尘不染地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共进晚餐。整个画面都展现了科技给矿业带来的转型,一改往日大众心目中矿工灰头土脸、矿山高危的印象。

  纯电动矿用卡车,领跑新能源绿色矿用设备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2018年6月,洛阳钼业与河南跃薪联手,研发40余台纯电动矿用卡车,这些矿车利用重载能量回收系统,矿山路况下能量可回收25%~30%,一次充电可满足8小时运输需求,完全实现零排放。

  同年9月,15台纯电动矿用卡车成功开启智能驾驶新模式,洛阳钼业在全国率先研发和投用纯电动矿用卡车,与同等功率柴油运输车相比能耗及维修费用降低50%以上,具有环保无废气排放、节能效果好、低成本、投资少、易于推广的显著优势,在加速、爬坡、续航里程等关键指标均处于行业前列。

  在多个矿山穿梭的矿用卡车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油老虎”,而是全球首批纯电动矿用卡车,不仅节能减排,而且“零排放”、绿色环保。中国矿山行业矿用装备发展进入了“绿色+智能”的快车道,领跑国内绿色智能矿山设备,该项目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评为2019年度创新成果一等奖。

  牵手华为,在全国率先将5G技术应用在无人矿山领域

  2019年以来,洛阳钼业牵手华为,在全国率先将5G技术应用在无人矿山领域,5G网络在原有智能采矿设备上的应用充分发挥了5G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的特性,彻底解决了矿山特殊复杂环境信号传输的技术瓶颈。该项目荣获了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矿山领域使用5G网络是非常高效和安全的选择。矿山工程中车辆都处于移动状态,因此非常需要稳定的移动网络,而且,露天矿空旷的空间可以非常方便地布点基站,实现无线网络信号对全矿区的无缝覆盖。目前,洛阳钼业的栾川矿区已经安装了9个5G通基站,部分无人采矿设备应用5G技术已经调试成功并投入使用。

  目前,这一国内首个无人矿山已安全运行两年,系统稳定。得益于在国内率先实现的5G远程实时控制无人驾驶矿车、挖机、钻机,矿车的运行速度也翻倍增加,从10km/h提升到30km/h,极大提高了矿区的生产效率。不仅如此,5G无人矿山还可以部署多个应用场景,其中包括无人驾驶智能调度、移动终端高清图像回传、云计算等等。(一鸣)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活力中国调研行|杭州西湖游人多

  • 天津:夏夜逛古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