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关注屏幕前的眼健康:解码类纸护眼屏背后的技术与理念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关注屏幕前的眼健康:解码类纸护眼屏背后的技术与理念

来源:光明网2021-02-07 19:1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发展,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在不知不觉间已将我们带入读屏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已很难脱离屏幕而存在,而我们的眼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疫情期间,各地“停课不停学”,学生居家“上网课”成为主流。据教育部最近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每天上网课总时长一个小时以内的,近视检出率是45.8%,超过4小时的则提升至76.7%,网课时长对孩子视力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也成为加剧近半年学生近视率增长的一大主因。

  惊人的数据下,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屏幕前的用眼健康,市场中也出现了大量有“护眼”功能的电子屏幕。其中,由京东方艺云研发推出的类纸护眼屏系列产品,因其屏幕技术的创新应用和贴近自然的显示效果走进大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那么,类纸护眼屏的“护眼”功能有何特别之处呢?

  电子屏幕危害来源于何处?

  在探究真相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电子屏幕伤眼的元凶是什么。

  直至目前,大量调查报告表明,显示屏的蓝光辐射、亮度、频闪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用眼健康。

  其中,蓝光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液晶显示屏采用LED背光,背光需要白光的效果,业界使用蓝色LED混合黄色荧光粉来形成白光,因此蓝光危害难以避免。而各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波长越短的蓝光(尤其是波长在415nm-455nm范围内的蓝光)伤害系数越高。据报道,在2010年国际光协会年会中,世界顶尖光学专家一致指出: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

  亮度是用户感受屏幕刺激最为明显的因素之一,根据北美照明协会建议,环境光与工作区光强度对比不能超过1:3,如果屏幕的光源过量会导致强光刺眼,严重时会导致短暂性视觉障碍。现在很多智能手机都具备自动调光功能和夜间模式,周围光线变亮/暗的时候,屏幕会自动跟着调亮/暗。由此可见,显示器的最佳亮度应该是和环境光最相似的亮度。

  频闪也是液晶显示屏常有的问题之一,显示器上所展现的动态图像,其实是由一帧一帧的静态图像组成,因此液晶屏在显示画面时需要不停的刷新。常见的PMW技术方式是通过按照一定频率控制屏幕背光的亮灭交替时间比来调节屏幕的亮度,其中频繁的闪烁对视网膜产生刺激,长期面对甚至会有损神经健康。

  逐一击破,类纸护眼屏以科技呵护眼健康

  而类纸护眼屏通过多重技术叠加,逐一规避以上伤眼因素,从而赢得了广大家长等用户的青睐。据进一步了解,京东方类纸护眼屏集合运用了低蓝光技术、防眩光技术、无频闪技术、智能感光技术、无损伽马显示专利技术和智能匹配显示技术等六大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最大限度降低电子屏幕对人眼的伤害。

  类纸护眼屏应用的低蓝光技术,通过波峰红移降低415nm-455nm短波蓝光的能量,能够将有害蓝光比例降低到40%以下,甚至接近30%。京东方艺云显示技术专家肖向春表示,“类纸护眼屏的研发过程一直高标准自我要求,在防蓝光方面,不仅降低蓝光辐射的比例,还做到了通过屏幕发出的蓝光辐射不高于所在环境下的蓝光辐射,更加有效的减少屏幕对眼睛的伤害。”蓝光是可见光的组成部分,适当的蓝光成分对于人体的调节有着积极影响,因此一款真正的低蓝光护眼屏并非彻底阻断蓝光,而是让人眼通过屏幕接收的蓝光程度无限接近于自然光的状态。

关注屏幕前的眼健康:解码类纸护眼屏背后的技术与理念

  类纸护眼屏低蓝光显示技术降低有害蓝光比例

  在防频闪方面,类纸护眼屏产品全线采用DC调光的“无频闪技术”,即通过提高或降低背光驱动电流来改变屏幕的亮度代替靠以一定频率控制屏幕背光的亮灭时间比来调节屏幕亮度的方式,从硬件源头解决频闪问题,降低使用者的眼部疲劳程度。

  在亮度调节方面,屏幕亮度的高低应以眼睛感觉舒适为宜,应与环境光亮度相匹配。类纸护眼屏增加智能感光技术,根据外部环境光亮度变化自动调节屏幕亮度,降低因屏幕光线亮度不当对眼睛造成的损伤。同时,其防眩光技术通过对显示屏表面玻璃的雾化工艺,可将环境光在屏幕表面的镜面反射转化成漫反射,以此减少反射光对使用者眼睛的刺激。

  总的来说,类纸护眼屏利用创新显示技术,全方位实现亮度适宜,降低有害蓝光,防眩光、无频闪,更有效的呵护双眼,这也正是此类产品研发生产的意义所在。

  类纸护眼屏还原自然状态下的舒适观感

  人们长期在自然光下生活,对比人工照明,人眼对自然光适应性强, 视觉效果好。有实验证明:自然光条件下的视觉对比灵敏度高于人工光5%—20%以上,追求自然光感以及自然显示状态也是京东方艺云类纸护眼屏的理念。在通过低蓝光、无频闪、防眩光等技术实现守护眼部健康,还原自然光感的基础上,如何将液晶屏幕做到接近“类纸”的自然观感,同时能保证丰富的色彩和舒适的观看体验,京东方艺云同样有“良方”。

  类纸护眼屏应用京东方独创的无损伽马显示专利技术,通过对Gamma曲线优化矫正,更好的还原256个灰阶,不会造成屏幕偏色、失真,不仅提升了屏幕显示效果,还能够使显示效果更接近原作自然状态的纸质感。

关注屏幕前的眼健康:解码类纸护眼屏背后的技术与理念

  京东方无损伽马显示专利技术(右)使显示效果更凸显暗部细节

  在产品应用过程中,其搭载的智能匹配显示技术,可针对不同的画种匹配不同PQ参数,使类纸显示屏最大程度还原原作的特征。例如:看油画时,针对油画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的特点,参数会自动调整为突出画面的颜色和层次感;欣赏国画时,参数会更加注重显示屏对于传统绘画形式的纸质表现力。

  科学“护眼”不止于屏幕,规范用眼习惯同样重要

  在屏幕使用成为日常生活刚需的时代中,创新技术只能在同等条件下降低屏幕对眼睛的危害,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韩崧曾强调,不科学的用眼习惯、环境、饮食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眼部健康。

  为呼吁大众养成良好习惯,京东方艺云在“爱眼月”、“护眼星能量”等日常宣传活动中都进行了科学用眼习惯、科学护眼知识的普及。当然,护眼理念的普及不能仅停留在倡导层面,更应该与产品相融合。以京东方艺云类纸护眼屏产品系列中的Funbook儿童双语阅读平板为例,系统内设有:软件护眼模式、时间管理、家长模式、观看距离提醒、屏幕抖动提醒、翻转提醒等6大科学护眼功能,将眼健康知识融入使用体验中,倡导用户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在安全观看距离、观看时长、观看姿势等条件下合理使用屏幕。

  坚守产品创新,发展与责任并重

  京东方作为全球显示行业的领导者,在屏幕“护眼”技术的创新上更是责无旁贷。京东方艺云作为京东方旗下子公司,基于六大类纸护眼技术,已先后推出了BOE画屏、Funbook、拾光纪等一系列类纸护眼显示产品和APP,并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文旅、党建、商业展陈等多个行业和个人消费领域。

  2020年底,京东方艺云联合北京同仁医院专业眼科团队,共同成立了视觉健康智能研究院,从医学的角度深入探究眼健康和显示技术的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医工结合的研究项目,从根本上将真正“护眼”的技术融合在显示产品中。据视觉健康智能研究院专家透露,目前研究院所承担的两项科研项目计划在今年内发布成果,而这些成果很快会应用在下一代类纸护眼屏产品中。(赵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