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来源:药融圈2021-04-20 10: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1年3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示显示,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药控股”或“公司“)已向科创板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IPO),本次登陆科创板,拟募集资金2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等。本次IPO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

  该消息一经披露,引起了医药界广泛关注:这个十分低调的新药研发劲旅,首药控股是谁?药融圈内容/数据团队仔细挖掘了公司的历史与沿革,供医药读者参考。

  首药控股是谁?

  首药控股是一家小分子创新药企业,成立于2016年,公司官网亦能看到公司的愿景-“造中国患者能够吃得起的一类新药”,但首药控股全资子公司赛林泰医药是从2010年开始,从事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在小分子创新药领域深耕十年。目前在研产品管线(pipeline)涵盖了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肝细胞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重点肿瘤适应症以及糖尿病等其他主要领域。公司目前已形成集AI药物设计、药物化学、生物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制剂工艺开发、临床研究、运营管理、质量控制于一体的全流程创新药研发体系。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共有23个在研项目,均为1类新药,其中11个自主研发管线,12个合作研发管线。自主研发项目中,1个产品已进入III期临床,1个产品进入II期临床,1个产品进入I期临床,3个产品已向CDE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受理。合作研发项目中,有1个产品进入III期临床、1个产品进入II期临床,8个产品进入I期临床。

  首药控股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情况如下: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由于首药控股主要从事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所有产品均处于临床或临床前研发阶段,为保证公司产品成功研发并及时推出,公司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1-9月,研发投入分别为2671.64万元、3183.65万元、4391.03万元和5886.54万元;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13.28万元、-2,181.53万元、-3,598.57万元以及-29,972.54万元。

  2016年,首药控股逐步减少新药研发品种的对外合作,并自2017年12月以来,未再签订合作开发合同,因此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在研新药产品线及研发情况:

  SY-707(即CT-707,Conteltinib)属于第二代ALK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在同步开展针对克唑替尼耐药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用药的II期临床试验以及针对初治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用药的III期临床研究。同时,考虑到目前的临床需求,以及既往同类药物的临床研发情况,并结合本品的前期临床数据,CDE(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同意 SY-707在完成II期临床试验,达到预期结果后可申请二线用药有条件批准上市。BTK抑制剂SY-1530已开展针对复发或难治套细胞淋巴瘤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上述两款药品均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

  SY-3505为第三代ALK激酶抑制剂,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ALK抑制剂耐药的常见ALK突变依然具有抑制作用,是第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国产三代ALK抑制剂。此外,FGFR4抑制剂SY-4798、WEE1抑制剂SY-4835以及RET抑制剂SY-5007已向CDE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受理。但近日,据CDE官网发布,FGFR4抑制剂SY-4798和RET抑制剂SY-5007已获批临床试验。

  在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29日,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统计的CDE受理公示的186件化药1类新药IND中,首药控股含有5个,涉及2款新药。(篇幅原因,详细申报的186件IND名单,可微信后台留言“IND名单”获取。)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注:药融云数据企业版近期统计。

  1、自主研发的项目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注:北京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为首药控股全资子公司。

  2、此外,数据显示:首药控股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管线与业内众多临床专家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听取行业内权威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行业内权威专家的经验优势,探索公司产品研发方向及新适应症,更好地推进公司在研产品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工作开展。公司临床试验牵头研究者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石远凯教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前任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理事长(现任副理事长)、国家药监局血液和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核心专家秦叔逵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亚洲肿瘤联盟(FACO)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理事长李进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理事会核心成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周彩存教授,仁济医院肿瘤科及肿瘤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理伟教授在内的众多国内临床专家。

  3、合作研发的项目

  其中11个项目为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合作,目前9款均在临床研究阶段;1个项目为与石药集团旗下石药中奇合作,目前在临床研究阶段。

  这其中:首药控股主要负责临床前候选药物的发现及筛选,在完成小试合成工艺交接后,与正大天晴或石药中奇合作进行后续的GLP毒理实验、临床研发及商业化。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注:

  1.北京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为首药控股全资子公司。

  2.合作研发模式下,首药控股与合作方共同拥有合同项下的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未经一致同意,各方均不得向外部他方许可、转让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在各方一致同意进行外部授权或转让情况下,双方需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取得收益。

  3.受资金实力/医药政策/环境因素等限制,首药控股2017年以前主要通过licence-out(授权合作)模式开展合作研发。

  4.鉴于国家药审中心2020年4月15日发布规定,“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实施(2019年12月1日)后提出的药品注册申请,不再受理两个和两个以上主体共同作为上市注册申请人的上市注册申请”, CT-1803、CT-2755、CT-3417、CT-3872、CT-4460项目根据协议约定由正大天晴和赛林泰共同具有知识产权,共同申报临床试验和新药上市,但临床试验实际申报方为正大天晴。公司仍可根据双方合同享有相关权益。

  相信看到这个,很多医药同仁比较好奇,到底是怎么样的形式合作以及框架。具体参见下图: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4、截至2020年9月30日,首药控股独立或参与开展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有: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5、其他合作:

  2021年3月,首药控股与君实生物签署了《联合用药合作开发协议》,合作开展SY-707与特瑞普利单抗(项目代号:JS001)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协议明确,将首药控股自主研发的CT-707与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针对胰腺癌开展联合用药的I期临床研究。胰腺癌是一直有癌症之王的称号;首药控股和君实生物开展的联合用药研究,将进一步探索拓展CT-707和特瑞普利单抗的临床适应症,以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6、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共有122名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占比达82.99%,其中15人拥有博士学历,63人拥有硕士学历,1人获评“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和“北京市高聚工程领军人才”,1人获评“北京市海聚工程”并被评为北京市特聘专家,4人获评“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获评“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其中1人获评“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2人获得“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创新工作室”A类项目等等。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注: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首药控股股权/融资经历:

  首药控股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李文军先生。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前,李文军直接持有公司65.41%的股份,并通过万根线、诚则信间接持有公司4.09%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69.49%的股份,李文军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公司73.98%股权。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注: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股权结构

  2019年3月,公司进行了第一轮增资,上市公司双鹭医药(股票代码:002038)投入5000万人民币。

  2019年6月,第二次股权转让及增资,北京政府基金亦庄国投斥资2亿独家入股。

  2020年8-9月,首药控股完成了亿元Pre-IPO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承创投、华盖资本、崇德英盛等投资,招股书显示,公司在该轮投后估值超过50亿元。

  万根线、诚则信是首药控股的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公司在2020年进行了股权激励,导致当年股份支付费用较大。药融圈在招股书中发现,公司基本为全员激励持股,这在医药企业中是比较罕见的。

  募资金额以及目的:

  首药控股的核心产品以抗肿瘤药物为主,招股书中表示: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五)项规定的上市标准:“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II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入的“首药控股创新药研发项目”、“首药控股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两个项目紧紧围绕首药控股主营业务开展;含补充流动资金在内,拟募集资金200,000.00万元。

  其中,新药研发项目主要投资内容如下:

新药研发劲旅“浮出水面”,首药控股是家怎样的企业?

  目前首药控股产品线中多数为小分子靶向候选新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国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规模与全球相比处于较低水平,2019年市场规模为265亿元,仅占中国整体抗肿瘤药物销售的14.5%,而同期全球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占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的32.8%。中国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仍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渗透空间。受到我国医保目录不断调整、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覆盖率不断提高,同时医生和患者对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了解越发深入、市场接受度逐渐提高以及越来越多进口和国产创新型小分子靶向药在中国获批上市等有利因素的驱动,中国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快速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市场将达到938亿元,2019年至2024年中国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28.7%,远高于同期全球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9.4%。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6%,预计2030年中国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将达到1,916亿元。

  结尾:

  诚然,包括抗肿瘤创新药研发企业在内均要面临的挑战:

  1、创新药研发难度大,前期投入大,周期长;

  2、创新药商业化竞争激烈;

  3、创新药临床患者招募存在挑战;

  4、医保控费对创新药的商业化效益形成压力。

  在药融圈看来,不断优化新药产品线结构、借以资本市场推动研发进程,行稳才能致远。在未来,首药控股将提前布局下游市场并制定未来药品上市后的商业规划,依据市场环境与需求建立体系化的自营销售团队;扩容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延伸研发管线至大分子生物药领域;建立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关系;以期造中国乃至全球患者能够吃得起的一类新药!

  参考:

  NMPA/CDE;

  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

  FDA/EMA;

  相关公司公开披露;

  首药控股官方网站,http://www.shouyaoholding.com;

  上交所科创板,http://kcb.sse.com.cn/;

  http://kcb.sse.com.cn/renewal/xmxq/index.shtml?auditId=851&anchor_type=0;等等。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唱针落!战歌化作砍向侵略者的“大刀”

  • 走起!大橘带你打卡四季北京中轴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