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打造一流固体火箭发动机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打造一流固体火箭发动机

来源:科技日报2021-06-05 08: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秦岭山中,灞水河畔,白鹿原下,作为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主力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7416厂为打造一流固体火箭发动机,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奇迹做出贡献。

  启航:闯出固体动力一番天地

  1966年6月6日,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调整一线,建设三线”重大决策,七机部批准四院7416工程代号,组建蓝田基地十六号工程筹建处,7416厂由此正式诞生。7416厂创业者们,开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从1966年第一批选点队员来组建“063工程”第二筹建处,到1974年5月小型发动机装药线的建成,7416厂历经8年时间的建设,使新中国第一座规模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厂,在群山掩映下,巍然矗立起来。

  随后,关于7416厂建设好消息纷至沓来:1984年春,7416厂建厂以来首次承担的国家重点型号任务远地点发动机,成功将我国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作为承担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研制生产单位,7416厂荣获陕西省科学大会成果奖,该发动机获得国家质量金奖殊荣。

  在历次阅兵中,7416厂参与研制生产的型号产品盛装亮相,再次向世界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和实力……7416厂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不仅得益于一群为固体动力事业默默耕耘和奉献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更得益于社会各级对7416厂的全力支持。 

  创新:在不断超越中奋力前行

  面对国家安全需求的新变化,既要敢于亮剑,也要重视铸剑。7416厂履行好党中央交给的使命任务,聚焦于强军主责主业上,担当作为、建功立业。从零开始到第一次跨越用了30年,到第二次跨越用了12年,到第三次跨越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而第四次跨越仅用了10个月时间。跨越的背后,是该厂连续多年深入推进高效科研生产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扎实成效,科研生产的效率、效能、自动化水平和安全质量保证能力也都得到大幅提升。

  2005年,7416厂完成了三线调迁,在西安近郊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装药总装生产厂区。新生产线不仅在工艺上了一个新台阶,还研制出一批具有突出技术进步点的装药专用设备,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精、尖仪器设备,形成立式化、连续化、机械化和数控化生产线,使研制水平、批生产能力全面提升,体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满足了航天战略发展需要,也为工厂建立可持续发展平台。

  2020年11月2日,国内最大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在7416厂新的生产工房完成装药,与之匹配的是国内最大的固体推进剂浇注系统。两个“国内最大”的叠加并非偶然,是不断在刷新自我中奋力前行,是55年来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重大创新项目竞相涌现,在一些前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实现了大型固体运载分段发动机精准对接、精确控制、精细绝热等专业技术,参与研制国内最大的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极大提升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工艺技术水平。

  一项项独立自主设计,都代表着固体动力装药行业的先进水平,体现出了“创新与制造”的独特力量。通过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攻关多项重大瓶颈工艺技术,工艺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以型号研制生产任务为背景,承担并完成了7项集团公司重大、共性工艺研究项目,解决型号研制关键重大工艺瓶颈,为工厂跨越式增长夯实技术基础。

  55年来,7416厂先后获得技术专利334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百余项,“高能装药线新工艺技术研究及实践”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百余项。

  改革: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7416厂紧跟国企改革的步伐,在提质增效中激流勇进。不断壮大主营主业项目,探索实践事业部管理模式运行管理机制。比如聚焦核心优势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推动精细化工、高性能薄膜材料和固体推进剂综合应用等主导产业领域,实现窗膜项目、高性能挠性覆铜板项目等主营业务板块规模和效益同步跨越。目前,高性能窗膜材料已成为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一张名片,让山由窗膜“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年,7416厂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获得一个个“国字号”荣誉:中国行业十大诚信品牌、中国十大玻璃窗膜、中国防爆膜十大品牌、国际窗膜协会全球第九家制造商会员……并通过加速新旧动能转化,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通讯员 田鹏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