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超写实数字人”火了 虚拟偶像也有明星“待遇”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超写实数字人”火了 虚拟偶像也有明星“待遇”

来源:新华网2021-07-21 10:1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超写实数字人AYAYI在社交网络发的第一篇笔记一夜之间“圈粉”4万;虚拟女团A—SOUL不仅登上娱乐公司乐华12周年演唱会,还在后台庆贺起了生日。“她们”不仅拥有个人社交账号与粉丝分享日常,还登上时尚杂志封面、成为品牌代言人……这些流量明星拥有的“待遇”,“虚拟天团”们一样不落下。

  是真人还是数字人?“傻傻分不清楚”

  近日,一名叫“AYAYI”的女孩火了,她在小红书发布的第一篇笔记,获得近300万的阅读量,近10万点赞,并且一夜涨粉近4万。仅仅“出道”一个月的她话题度颇高,“到底是不是个真人”“姐姐是AI吗”的讨论此起彼伏。

  其实,AYAYI 是由一家科技公司打造的国内首个MetaHuman(超写实数字人),相比其他虚拟偶像,她有着更贴近真人的虚拟形象,无论是肤质、发质、微表情等都做到了对真人的高强度还原,并且可以依据不同光影条件作出相应的模拟和渲染。

  虚拟偶像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2D动画《超时空要塞》和《太空堡垒》的女主角林明美当属“初代”虚拟偶像了,她发行过单曲、举办过演唱会,拥有自己的粉丝团体。

  如今,各国的虚拟偶像层出不穷,居住在落山的巴西-西班牙混血少女Lil Miquela在网络上成名后,出唱片、参加时尚活动,甚至代言产品,堪称时尚圈新任宠儿;中国的虚拟网红翎Ling走中国风路线,外表凤眼流波,唇齿含笑,衣袂飘飘,一颦一笑,尽显东方风情;韩国的AI女团Eternity推出了《I'm Real》的MV,宣称因为智能分析打造,所以不会出现“撞脸”;就连电商平台的直播间里,也会时不时跳出一个虚拟主播和网友“互动”。

  虚拟偶像各有发展 随着技术发展门槛降低

  现在的虚拟偶像已逐渐发展出虚拟歌姬、虚拟主播以及虚拟网红三大类。其中,虚拟歌姬是基于声音合成软件所塑造出的虚拟歌手形象,依靠用户高度参与的开源共创模式,虚拟歌姬相关的内容在二次元圈层快速传播,代表形象有初音未来、洛天依等。洛天依作为国内第一代虚拟歌姬,“出道”已有9年时间,近日举行的线下生日会上,依然有大批粉丝为她舞动着手中的荧光棒。

  虚拟主播在直播领域逐渐兴起,需要真人在幕后穿戴设备,依托实时捕捉技术和虚拟直播系统,采集真人的身体和表情数据,来驱动虚拟主播运动,从而实现与粉丝的互动交流。

  虚拟网红,则与真人网红一样,活跃在社交媒体,定期发布照片、视频的状态,和粉丝分享自己的生活。

  随着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计算机图形技术、AI技术、实时渲染等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虚拟偶像可以实时融入现实场景,让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产生了链接。而现在,即使不懂技术的普通人,只需要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通过手机App,让动漫角色模仿摄像头捕捉的真人表情,使得虚拟偶像的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

  在中国,二次元们的聚集地——B站(哔哩哔哩)成为虚拟主播们的主阵地。根据B站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初到今年一季度,每个月约有4000多个虚拟主播开播,过去半年的月均增速都在100%以上。

  近几个月来,单个主播一天营收最高125万元,她就是虚拟偶像团体A-SOUL成员向晚(Ava),拥有粉丝24万。在她时长2.8小时的生日直播中,付费人数达1.17万人,付费大于9元的人数达9217人。这一天,她营收125万元。

  而多次登上日榜收入第一的虚拟偶像还有泠鸢yousa、珈乐Carol、奈姬niki等。

  二次元用户壮大虚拟偶像市场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二次元用户群体规模约为3.32亿人,预计2021年将突破4亿人,以95后、00后为主,这意味着市场对优质创新二次元内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

  5G时代的到来为虚拟人物带来了更多机遇,以及更广阔的前景。各大视频平台及短视频平台,争相布局包括虚拟艺人在内的二次元内容,以提升用户情感黏性,吸引年轻用户。视频平台也开始布局虚拟艺人综艺。爱奇艺曾推出全球首个手语主播“奈奈”,发布原创潮流虚拟艺人厂牌RiCH BOOM,再到首个虚拟人物竞演节目《跨次元新星》,不断推动影视、游戏、综艺、动画虚拟化。

  虚拟偶像脱离了真人限制,可以根据粉丝群体不同“定制”人物性格和特征,并且基本不用担心有负面新闻的困扰,有利于维持品牌形象,在带货、广告等方面拥有更小的风险和更大的成长空间。

  但虚拟偶像也并非是完美的,也有因幕后人的不当言论或操作导致粉丝“塌房”事件的发生,并且,如果缺少能够真正打动粉丝的内容和运营,很容易沦为品牌宣传的“工具人”。虚拟偶像想要发挥真人偶像的价值,需要幕后精心设计和打造,但过于完美的形象又缺少人情味。媒体评论:虚拟偶像的数字化外表只是一层皮,它的价值仍旧来自于和用户建立沟通的“人心”,这也是机器算法始终无法学会的奥秘。

  (记者 陈斯)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