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你与科幻产业前沿只差一张“共同体号”飞船票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你与科幻产业前沿只差一张“共同体号”飞船票

来源:科技日报2021-09-30 09: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决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宇宙航行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这句名言,在9月28日首钢园盛大开幕的2021中国科幻大会·沉浸式科幻产业展“科幻·共同体”上得到充分诠释——人的认知的无限性。

  展览的时空语境建立在多年之后,在虚拟人“幻幻”导引下,观众进入一艘“共同体号”太空飞船,领略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成果,沉浸式体验智慧生活、智慧科研、智慧休闲的未来场景。令人感到似乎与科幻产业前沿就差一张“共同体号”飞船票。

  光是人类与宇宙联系的重要通道。展品最具特色的《未来之光》光影艺术装置寓意元宇宙中心,亮丽光束从其底部向上发出,既象征飞向太空的核能喷射之光,也仿佛是人类世界与科幻世界、现实世界与元宇宙平行世界的联结桥梁。

  据介绍,这是北京电影学院与视伴科技运用交互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建立的大型活动虚拟仿真系统,基于VR/AR等技术,提供从虚拟场景建立、活动过程仿真,到活动流程的三维辅助设计工具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降低大型活动运行设计制作成本并增加效率。

  只见一个身着宇航员服的男模特站在绿幕空间中,而从电脑屏幕中,他已置身于太空舱中,眺望宇宙中的星辰大海。“好神奇!”周围的观众感叹道。“这是世界首个建立虚拟制作全生态的工业化系统,面向数字化影视制作全流程设计‘即看即所得’,使绿幕与虚拟拍摄系统将电影中所需的人物置身于三维数字场景中,达到实时交互式视觉效果。我们开发了20多项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影视场景拍摄需求,比如爆炸、飞行、太空漫游、水下等,解决科幻电影成本高、周期长、效果差三大痛点。”天图万境COO郭彤彦介绍说。

  微笑、眨眼、举手……在一个普通摄像头面前这样做,旁边的大屏幕上即可看到虚拟人“幻幻”也做出同样的表情手势。“这是我们研发的人工智能数字人引擎:赛博演猿,可实现专业影视级超写实高精度的全身表情动作手势捕捉,无须标点、校准、戴头盔、动捕服。并且,搭配数字世界、智能交互、多人直播等功能,可以让每个人在家里制作迪士尼电影级的数字人直播和动画。”聚力维度创始人CTO赵天奇介绍到。

  “科幻是个费脑力的工作,但融合了人工智能的科幻,可以实现沉浸体验,释放五官的感受。人工智能与科幻的相互交织,正在打破人类想象力的天花板,多种新的表达形式会逐渐产生,突破创新的边界。未来,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媒介需要也必然会赋能科幻产业。”在展厅观看体验之后,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苗扬博士对科技日报记者感言。

  一粒种子埋入土中后,它的根会向下生长,以便寻找水源和营养物质。但是,在太空没有“下面”供根生长的土壤,会出现什么情况?展厅讲解员娓娓道来:“航天员把植物种子带到国际空间站,非常吃惊地看到,在没有重力的作用下,植物的根也是向下生长。这项试验颠覆了被广泛接受的以重力为基础确定植物根生长方向的理论。而且,还看到根生长的两种特殊模式:波浪形和斜移式生长。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上周的《英国医学委员会植物生物学》杂志上。”那么,在太空中如何勘探,怎样诊疗,怎么救援……据介绍,此次展览专门组织培训了十几名大学生讲解志愿者,将会详细而专业地为观众做科普。

  神秘、创新、诗意!此次沉浸式科幻产业展将首钢园打造为一座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科幻之城,体现出北京科幻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科幻产业成为新引擎,加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正如此次展览策展人、知名多媒体视觉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所言:“我们也许如粒子般在多维宇宙中不断穿梭,我们的思想脱离地球,终点却不外乎扎根于脚下深深的泥土。秉持人类内心的尊严,寻找宇宙亘古的诗意,才是科技与科幻共同的目的地。”(记者 华 凌)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 中欧班列“枢纽经济”展新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