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神舟问天开启跨年之旅
首页> 科技频道> 头版 > 正文

神舟问天开启跨年之旅

来源:法治日报2021-10-18 11: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奉青玲

  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之后,将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之家。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23时53分,零号指挥员吴华清晰洪亮的口令声响彻任务战线各个指挥大厅。

  作为载人航天任务第7任零号指挥员,为了这一刻,吴华准备了22年。“执行神舟一号任务时,我第一次看到测发大厅感觉很有科技感,听到指挥员慷慨激昂的口令声,向往着自己哪天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22年后,吴华梦想成真。

  据了解,这次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任务,又将创造多项世界之最。

  “神舟十三号、神舟十二号火箭同时进场,神舟十三号任务准备时,神舟十四号火箭也要做好待命执行应急任务的准备,三发任务产品交叉并行测试,这在我们发射场上是前所未有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郑永煌说,为了提高统筹协调质效,发射场区指挥部组建临时联合党委,科学调配人、财、物资源,严密组织核心岗位人员培训考核,对平台、塔架、吊装等关键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检测,组织3次任务演练,提高协同能力和人员遂行任务能力。

  神舟发射举世瞩目,大家都在等待着点火时刻。

  火箭点火瞬时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火焰裹挟着浓烟向塔架四周滚滚袭来。据统计,一个火箭点火发射产生的热量,够一个每小时跑84公里的汽车环球行驶800多次。点火前15分钟,发射区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5分钟准备!”零号指挥员口令再次传来。紧接着,遥测指挥陈启蒙下达口令:“启动记录。”遥测操作手们开始记录火箭飞行数据。

  105米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上,第三组回转平台迅速张开双臂,露出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3名航天员坐在返回舱内,即将开启一场跨年远行。

  “1分钟准备!”

  测发大厅内,所有人凝神屏息,注视着大屏幕上3位出征英雄。

  “5,4,3,2,1,点火!”随着零号指挥员的点火口令,长征2号F火箭拔地而起,冲破天际。

  “根据北京飞行控制中心评定结果,我宣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邹利鹏的声音传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全国千余家研制单位、数十万参研参试人员参与其中。

  素有“神箭”美誉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专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火箭,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近30年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共执行十余次任务,但一年完成两次载人发射,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介绍,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不仅在今明两年计划执行4次发射任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以每年2发的高频率执行发射任务。

  作为此次任务的轨道计算备份中心与陆基测控网调度管理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为任务全过程提供关键测控支持。

  飞船升空后不久,坐落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顺利发现目标,并完成对火箭的测量与遥测数据接收;约5分钟后,位于黄海之滨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成功实施目标捕获,并完成船箭分离等关键指令发送,护送飞船顺利入轨。

  进入预定轨道后,飞船立即进入快速自主交会对接模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位于西北边陲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成功捕获飞船,接过测控接力棒,迎接航天员乘组首次回归祖国上空。而后,该中心组织所属渭南、青岛、天津、厦门、和田等10余个固定及活动测控站点相继完成接力测控,为地面判断飞船与核心舱实时运行状态提供关键测控支持。

  火箭升空飞行约10分钟后,作为此次任务的唯一海上测控点,远望3号船在任务海域及时发现并成功捕获目标,船载航天测控设备迅速接收到飞船遥测信号,同时对飞船开展测量工作,快速、准确、高效地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送数据。整个海上测控过程持续约7分钟,为飞船正常运行和通信畅通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次任务是远望3号船在神舟十号任务后,时隔8年又一次参加载人航天任务,设备、人员都有较大变化。”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总工程师刘冰说。

  此刻的戈壁,皓月当空、星光璀璨,神舟十三号飞船载着3名航天员,带着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