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因地制宜发掘新动能 这家园区要当绿色转型“示范生”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因地制宜发掘新动能 这家园区要当绿色转型“示范生”

来源:科技日报2022-05-10 10:09

  企业成为园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主体,纷纷打造绿色工厂、开展清洁生产、申报绿色产品,促进节能降耗。通过循环化改造,肇庆高新区内的600多家企业产业协作程度日益加深,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75%。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广东肇庆高新区采访时看到,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的厂房屋顶上,“躺”着一排排光伏板。它们犹如向日葵般“感知”着太阳,并把吸收到的阳光转化成绿色电能。

  2021年11月,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并网后30%的生产用电将被这一部分绿色清洁电源代替,能源结构得到了显著优化。小鹏汽车充分利用闲置的空间,在总装、焊装车间屋顶及停车位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20735千瓦,预计年发电量2133万千瓦时,约等于5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51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512吨。

  绿色与发展“比翼齐飞”,是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绿道”上提档加速的关键举措。

  168家企业完成能源数据上云

  “5万多平方米的厂房,一年6000多万度电,只能人工手动抄表做管理,人力成本高不说,管理效率还很低,各个生产环节的具体能耗情况更是一团乱。”肇庆高新区企业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2019年以前的情况时说道。

  2019年10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政策,肇庆高新区成为广东园区智慧用能首个深度试点。由肇庆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园区智慧用能服务产业集群,开始在这里开展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用能服务探索。

  “我们为企业构建了从高压进线到车间、再到重点用能设备的三级能耗管理体系,实现远程自动抄表,整体管理效率至少提升了30%。”肇庆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对能耗数据的智能挖掘与量化分析,精细化能耗管理成为可能,节能降费空间也被不断挖掘。通过建立能源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智慧用能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用能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度挖掘企业在用能安全、节能、降费层面的优化空间和潜在价值,精准适配相应解决方案,实现一站式智慧能源服务。

  肇庆高新区通过打造能源互联网园区数字化新基建,建立园区整体能耗数字化管控手段,提升园区节能减排统筹分析能力,进一步推动园区智慧能源产业的落地培育与创新发展。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肇庆高新区233家规上企业,已有168家企业完成能源数据上云和智慧用能管理系统建设。在接入数据的168家企业中,项目挖掘存在节能空间的企业118家,总节电空间约每年6425万度电,相当于每年减碳近4万吨;挖掘存在显著降费空间的企业78家,总降费收益约每年1571万元。

  此外,在园区整体用能管控上,园区通过开展需求侧可调资源聚合调控替代有序用电试点,创造了用主动响应替代被动错峰的新机制,保障了园区企业的稳定生产与效益。

  以园区智慧用能服务产业集群的方式推进碳中和,是广东省在国内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模式创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1月14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公示名单,全国工业互联网园区融合应用新模式试点示范共5个,肇庆高新区“‘智慧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创新园区”占一席之位。

  循环化改造让产业协作程度日益加深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实行集约开发,削减电力尖峰负荷,节约优化配电网投资,引导居民绿色能源消费,减少碳排放。

  去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出《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公布全国676个县(市、区)成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单位,其中广东省32个,肇庆高新区名列其中。

  作为肇庆市制造业的龙头产业园区,肇庆高新区拥有600多家企业,全年日照时长达1600小时。利用优良的地理环境及各类建筑物,特别是工业厂房丰富的屋顶资源,园区开发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潜力巨大。

  在“自愿不强制、竞争不垄断”的原则下,肇庆高新区按照相关要求,组织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光伏产业经营单位,配合推进整区分布式屋顶光伏建设,并分别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工商业厂房、农村居民住宅等有条件的建筑屋顶开发建设光伏发电设施。

  肇庆高新区也在筹备实施综合智慧能源改革,储能电站是其中一个重要模块。储能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充分与区内及周边县区光伏、风能项目对接,将新能源收纳、存储、上网连结为一体,打造肇庆高新区综合智慧能源系统。

  去年11月,国能肇庆电厂二期 2×400MW(F)级燃气热电联产项目推进活动在肇庆高新区举行,项目致力于打造肇庆高新区综合能源供应商和智慧能源站示范基地。

  蒸汽是许多工业企业的动力之源。国能肇庆电厂集中供汽,能够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升供汽稳定性,减少污染排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围绕蒸汽供应链打造的产业生态链是肇庆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该区已构建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区有两条硬杠杠。一是与园区现有企业、产业必须在产业链上相关联,能做到补链强链、耦合发展;二是设立投资强度、能耗、土地利用强度和利税产出效益等指标,推动高质量发展。”肇庆市政协党组成员、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家添表示。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肇庆高新区鼓励区内企业密切产业联系,打造循环经济培训平台、肇庆物质流分析平台,对循环经济技术装备进行推广。企业成为园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主体,纷纷打造绿色工厂、开展清洁生产、申报绿色产品,促进节能降耗。通过循环化改造,肇庆高新区内的600多家企业产业协作程度日益加深,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75%。

  绿色生态成为园区和企业的主动选择

  位于肇庆高新区的水口寨河,河面波光粼粼、两岸绿草青青。2020年以前,这里的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水平。为啃下这一硬骨头,肇庆高新区采用GPS定位摸排,对全区水环境污染成因进行排查,摸清污染源底数,绘制雨污管网一张图。

  根据溯源排查发现的问题,肇庆高新区在污水汇流关键节点进行有效截污,先后完成白沙街、创新大街等截污工程。截污纳管后,污水通过收集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排放。

  得到整治的不只是河流,还有空气和土壤。通过推行VOCs企业“帮扶式”综合整治、开展机动车尾气专项执法,园区固体废物得到依法依规有效处置,在线监测系统助力监测废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

  “从长远来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关系。”陈家添表示,高新区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把入园关。

  在肇庆高新区,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园区和企业的主动选择。新增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100%;已淘汰所有燃油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利用建筑屋顶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42个;园区除电厂外,所有企业全部采用天然气和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淘汰全部分散燃煤锅炉,全区实现集中供热,降低园区内能耗和污染。

  一个脱胎于国营华侨农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肇庆速度”创业,完成了由田园牧歌式农场向国家级高新区的嬗变。肇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肇庆高新区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的增长动能,将为国家高新区绿色转型作出示范。

  记者 龙跃梅 通 讯 员 方 斌 吴 君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春新民大街开街迎客

  • 巡山可可西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