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能源汽车驱动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技术加速迭代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能源汽车驱动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技术加速迭代

来源:光明网2022-07-14 10:08

  汽车制造业一直是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也是最早应用自动化和部署机器人的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汽车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以及零部件生产正在加速机器代人趋势,工业机器人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据公安部7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千万,达1001万辆。随着最近两个月新能源汽车等制造行业的快速复苏,据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预计达到54.6万辆,同比增130%。新能源汽车制造端和销售端的旺盛需求直接带动上游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

新能源汽车驱动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技术加速迭代

均普智能piaAMR工业机器人受到市场关注

  迅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对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和功能延伸提出新要求。工业机器人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相对于其他工业制造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高度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要求非常高。有别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制造要求机器人在协作区域内与人、产线直接进行近距离交互及协作。而目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主要还是以发那科、ABB、库卡为代表的老牌机器人公司为主。

  均普智能piaAMR高度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在不久前的2022年慕尼黑自动化展上展出后,已经接到多家汽车企业的问询和关注。

新能源汽车驱动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技术加速迭代

piaAMR机器人柔性化制造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包括自动驾驶因核心部件创新、新材料应用、软硬件系统更高级等行业变革,需要在汽车制造端持续迭代智能制造工艺新标准,要求工业机器人在灵敏度、精细度、灵活性、柔性化等各功能表现上实现新挑战。“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零部件种类繁多、产品短期内改装升级、产线个性化需求等问题,均普智能在自主研发的AMR机器人基础上,实现配置1个或多个悬置系统,完成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到可移动工站协作机器人的升级。”均普智能工业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升级悬置系统的piaAMR上,机器人本身即可独立完成装配工作,再自我导航到下一个工站,甚至另一条产线,游刃有余地作为智能移动“人”工站,实现“人”机协作。

  这就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在制造过程中的柔性化要求,在新能源汽车产线较频繁出现工序增减、工艺升级等需求变更时,无需大面积改动、拆除、重新设计既有产线布局。“piaAMR作为高度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实现悬置系统的研发设计和自主配置,成为柔性化产线一部分,承接延伸的制造新需求。”上述均普智能负责人表示。

  均普智能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智能视觉系统的机器人引导技术,即更新和升级公司目前视觉引导技术,提升技术适用范围和精度。同时,进一步实现AI 技术的应用,开展 3D 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的综合应用。此机器人技术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微小模块零部件的装配和检测生产。

  自2020年疫情以来,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旺盛,代表性机器人企业营收和营业利润均创新高。近期多家研究机构表示,工业产业尤其汽车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正在加速机器代人趋势。尤其2022年第一季度,北美地区售出超过1.15万台机器人,总价值约为6.4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8%和43%。而GGII 数据也显示,预计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全年出货量可达30.3万台,同比增长15.96%。机构认为,工业机器人可应用于汽车制造,对于下游新能源汽车的乐观前景,未来1-2年内仍是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建设高峰期,汽车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将迎来持续增长。(科文)

[ 责编:金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最大跨度断面市政交通隧道主体完工

  • 福建:渔船进港人员上岸 应对台风“桦加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