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中华穿山甲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中华穿山甲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8-16 11:51

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中华穿山甲

  红外相机拍摄到中华穿山甲活动的视频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中新网广州8月16日电 (程景伟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16日消息,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近日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拍摄到了2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夜间活动的视频。据悉,这是该保护区首次发现中华穿山甲。

  从影像中可以看到,夜幕下,一只成年穿山甲身后依偎着一只幼崽。在林下把幼崽带回洞穴后,成年穿山甲再回到洞穴外面,抱回一些枯草掩盖洞口。由此可以判断,中华穿山甲已在该保护区内正常生长繁育。

  中华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鳞甲目鲮鲤科穿山甲属,为现存唯一长鳞片、没牙齿的哺乳动物。它的视觉基本退化,嗅觉尤为灵敏,主要以白蚁、蚂蚁为食,喜炎热,昼伏夜出,遇危险时身体会蜷缩成一团,以自卫防御。

  据了解,2021年,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红外相机监测”项目,在辖区内布设红外相机39台,对保护区内陆生兽类、地栖性鸟类群落和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目前共监测到40种野生动物,包括豹猫、白眉山鹧鸪、白鹇、褐翅鸦鹃、画眉、红嘴相思鸟等多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物种。

  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保护区不断创新管护机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扩大。

  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长期以来,广东通过采取科学研究、野外监测、建立保护小区、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活动等方式,持续加大穿山甲保护拯救力度,并获得喜人成果。截至目前,广东已先后在韶关、河源、东莞、潮州、惠州、梅州、肇庆、阳江、茂名等地均发现了穿山甲的新鲜洞穴,并拍摄到了穿山甲活动影像。

  广东省林业局将继续实施穿山甲等一批重点物种保护工程,组织做好中华穿山甲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和评估、栖息地精准识别与管理、野外种群监测与生态功能评价、救护、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种群扩繁与野化放归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等保护和科研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一批野外科研监测、救护繁育、科普宣教基地或台站,促进穿山甲资源的保护与恢复,为突破穿山甲人工繁育关键技术、野外种群复壮提供种群、科技与基础设施保障。(完)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夜迎“双十一”

  • 大理崇圣寺三塔安装避雷装置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谈及人形机器人何时能从“炫技”转向应用落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预期。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表示,预计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台的企业。
2025-11-07 09:28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目光投向脑疾病领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诊断—监测—治疗—预测”一体的大脑实时“观景”。一方面,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神经系统“说话”,通过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和精准诊断。
2025-11-07 09:18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