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人工智能知识点全景图:迈向智能+时代蓝皮书》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人工智能知识点全景图:迈向智能+时代蓝皮书》

来源:光明网2022-08-18 19:32

  8月18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中国人工智能院长与名师论坛在线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俊飞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自动化所副所长刘成林担任主论坛主持嘉宾。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突破和学科建设等内容,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分别带来《培养AI顶尖人才》、《薛定谔+维纳+图灵=?》、《为机器立心、为人文赋理》三个主题演讲,来自全国一流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领导、骨干教师以及头部优秀科技企业一起畅谈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下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论坛中,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编制的《人工智能知识点全景图:迈向智能+时代蓝皮书》正式发布。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人工智能知识点全景图:迈向智能+时代蓝皮书》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对《人工智能知识点全景图:迈向智能+时代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人工智能知识点全景图:迈向智能+时代蓝皮书》

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发布并解读《蓝皮书》

  据悉,《蓝皮书》主要结合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简称“101计划”)中《人工智能引论》课程建设阶段性结果,对人工智能教与学的知识点历史发展和建设思路进行思考,包括人工智能诞生、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知识点演变、ACM和IEEE-CS制定的新版人工智能知识点、101计划中人工智能知识点、K12教育中的人工智能等核心内容。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人工智能知识点全景图:迈向智能+时代蓝皮书》

  《蓝皮书》认为,认知是人类智能的重要表现,其基石和燃料是规范化的知识(如概念、属性和关系等),基于规范化知识就可形成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和分类。如13世纪末雷蒙·卢尔提出的“知识树”和莱布尼兹提出的“人类知识字母表”就是对知识进行规范的一种努力。对人工智能所涵盖内容分类越细致周全,明晰不同内容之间的边界和联系,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就越清晰。为此,需要对人工智能不同知识概念有序组织起来,形成规范化的图景,由此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明晰人工智能宏大复杂的知识网络,《蓝皮书》即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尝试,对人工智能知识点全景化凝练。

  《蓝皮书》回顾了人工智能于1956年在达特茅斯启航后,因为英国政府20世纪70年代发布“莱特希尔(Lighthill)报告”和20世纪80年代神经网络模型能力受限,使得当时人们对人工智能研究产生了质疑,人工智能发展随即两次先后坠入了低谷。人工智能两次进入发展冬天的本质原因在于人们对人工智能期望过大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未来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当时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未能产生所承诺的重大影响又进一步影响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环境。

  回顾这些发展历程中的主要挫折,不难发现,当与信息环境的变化趋势不符时,往往就会导致失败。促使人工智能变化的动力既有来自人工智能研究的内部驱动力,也有来自信息环境与社会目标的外部驱动力,两者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往往后者的动力更加强大。

  作为一种使能技术,人工智能天然具有与其他学科研究进行交叉的秉性,从这个意义而言,人工智能可谓“至小有内涵,至大可交叉”。 因此,人工智能研究本身以及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需要融合来自神经科学、脑科学、物理学、数学、电子工程、生物学、语言学、认知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得研究本身能够解决更复杂问题、所培养人才能够应对复杂问题挑战。

  此外,《蓝皮书》还对计算机课程体系发展中人工智能知识点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展示了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从强调程序设计、到算法研究以及功能实现的变化过程。(柯岩)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 “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吸引观众观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