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唐义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强调“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厚植创新沃土,以科普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同时,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注重提升科普能力,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这实际上更加明确了科普工作需要贴合心理需求,作为科技工作者,唯有坚持科普形式与内容“入心走心”,公众理解科学的过程方能“上心用心”。
对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求知欲是人类心理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开展公众大科普工作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挖掘受众更为细分的心理需求,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成为了科普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具体而言,科普工作应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从公众的“吃喝玩乐穿住行”中寻找开展科学传播工作的灵感与素材,力求缩短科普内容与公众理解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结合心身健康、家庭和谐、职业发展、亲子养育等“接地气”的科普议题,保障受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值得强调的是,针对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受众,科技工作者应树立“俯下身来做科普”的工作方法,从选题方向、传播形式、语言风格、阐述路径等层面全面提升科普内容的传播力与链接感,无论是科学讲解,亦或是科普作品,要在“书卷气”中再融入“泥土气”,让科普工作的开展兼具温度、广度与深度。
从社会心理与行为发展规律的角度,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之难在于“知识的诅咒”,指的是个体一旦掌握了某项知识或信息,就很难从未知者的角度看问题,这就容易导致科学家在向公众解释研究进展时,因为表达晦涩导致误解,增加了受众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成本。为了克服这一认知偏差,科技工作者需要积极树立基于受众知识背景做传播的身份自觉,坚定推进从“知识传递”到“科普传播”的飞跃,毕竟,科普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简单搬运,更是对于有价值内容的“再加工”与“再创造”。
为了跑赢科普最后一公里,就需要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深入一线,于服务的过程中增加对受众的感性认知,同时,针对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重点服务对象,应积极了解其身心特征,知识背景,所处社会圈层与文化习俗,保障有效传播知识、建构思维、引导行为。
科普需要深入人心,更需要实事求是。唯有抓住心理做科普,面向受众现阶段的知识与认知发展特征开展工作,方可让科普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