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吴朋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了企业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技研发、市场推广与科普有机结合,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时代科普工作建议和要求。我作为一家仪器仪表企业的负责人,想谈一谈对企业科普的一些认识和实践。
在全球经济化时代,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建立学习型人才队伍,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企业科普的任务,是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适时有效地开展科普工作,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认知。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仪”)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其发展历程是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缩影。进入新世纪,川仪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自动化仪器仪表的领先企业”作为发展愿景,大力实施“科技立企、人才强企”战略,把技术创新和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作为企业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
近年来,川仪通过内外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学普及工作,如制定有关高层次人才管理政策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有效促进优秀人才聚集和后备科技力量更快成长;承办首届“川仪杯”全国仪器仪表制造工职业技能大赛;连续十年承办重庆市仪器仪表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区域性的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交流会;加大具备条件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基地向公众开放力度;开展仪器仪表技术应用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活动等。
企业科普不同于社会科普组织、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普,结合《意见》,我认为要进一步做好企业科普,需要发挥企业自身资源和优势,结合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向员工、产业链上下游和社会公众提供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和产品。
例如:引导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攻关,鼓励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聚焦战略导向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科普,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利用企业文化和产品展示厅、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资源,开展实地考察、交流、研讨、实践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发挥挂靠在企业的专业分会、科普基地等科技社团的平台资源优势,以科普讲座、科普小短文和专著创作、科普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推广企业科研成果,组织会员积极参加科普活动,促进社会公众对仪器仪表技术的认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用好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企业创新平台资源,为企业培养科普工作的高端人才奠定工作基础;把网络科普作为重要新生力量来支持,建设好企业网站、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形式多样、题材新颖的科普宣传;采用线上线下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扩展科普的疆域;重视企业科普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达到平衡、协调、可持续和高效地实施企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意见》的出台,使企业科普的目标和方法更为明确,通过内外科普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双管齐下”,切实提高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业大数据”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