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意女宇航员回应引用《兰亭集序》:感谢汉学家朋友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意女宇航员回应引用《兰亭集序》:感谢汉学家朋友

来源:海外网2022-10-19 09:1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公元353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修禊的聚会上仰望苍穹,挥笔写下《兰亭集序》,成为后人争相临摹、记诵的千古名篇。

  而在一千六百多年后的2022年10月12日,当国际空间站从距离地球420公里的高空,以每小时28000公里的速度飞越北京上空时,欧洲航天局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藉由千年之前的名句,骋目抒怀,表达她俯瞰寰宇时飞扬的心绪。

  克里斯托福雷蒂12日在她的推特账号上发布了这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文,并附上了英语和意大利语译文,以及拍摄自空间站的渤海湾和北京市的照片。

  北京时间10月15日,这名意大利宇航员返回地球,并乘坐飞机抵达位于德国科隆的军用机场。CGTN欧洲区制中心的记者彼得奥利弗在机场第一时间采访了她,告诉她这则推文在中国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网友们在感慨中国古典文学之美的同时,也盛赞她的中文水平。

  那么,克里斯托福雷蒂为什么会选择《兰亭集序》中的诗句呢?她得知自己成为中国网红会有什么感受呢?在回答记者询问时,她表示这要感谢她的一位汉学家朋友!

  “选这句诗要感谢我的好朋友,一位在中国生活了30年的汉学家。他在中国文学上造诣非凡,他建议我选这个诗句,这个选择非常准确。所以说,我在中国文学上不敢专美,我选择了好的诗句是因为选择了一位如此了解中国文学的好朋友。”

  不过,克里斯托福雷蒂与中国的渊源远不止于此。她会讲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不同语言,还曾作为首批欧洲航天员,参加欧航局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中国共同举办的联合训练。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中文名字,“莎莎”。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顺利进行,欧洲航天局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在相关领域加强合作。克里斯托福雷蒂无疑开了一个好头。

  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也称赞她说:“她(克里斯托福雷蒂)汉语很棒,她的推文显示了她的中文功底。太空是属于世界的,人们无法在太空划定国界,因为太空站、人造卫星这些航天器围绕地球飞行,它们跨越国界、跨越文化、宗教,超越哲学和历史的分歧。这些跨越和超越时刻提醒我们,太空是高于我们人类生活世界的,在各种意义上(都是如此)。”

  中国曾在不同场合反复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也已经与多个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并实施合作项目。

  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曾评价说,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不久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已按计划完成推进剂加注,并将择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待发射成功后,我国的国家太空实验室也将建成,随后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未来,中国空间站或许也将见证“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国航天员也将与外国航天员一道,共同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CGTN微信公号、人民日报客户端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