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突破!能量密度达389Wh/kg的18650电池研制成功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新突破!能量密度达389Wh/kg的18650电池研制成功

来源:中国财经报2022-11-04 14:00

  近日,恩力动力(Enpower Greentech, 包括在中国、日本、美国的固态电池公司)成功研制出了容量达到4095mAh的18650圆柱电池,达到了行业领先的能量密度(389Wh/kg和888Wh/L)。这一开发成果创造了可充电18650圆柱形电池的新能量密度记录;与目前市场上的电池相比,恩力的电池至少轻20%,能量密度至少提高15%,这将为包括无人机、电动飞机及电动汽车等提供更轻、更节能的电池。

新突破!能量密度达389Wh/kg的18650电池研制成功

恩力动力研发的18650圆柱锂金属电池(4.1Ah)

  18650圆柱电池(指直径为18mm,高度为65mm的电池尺寸)是锂离子电池电芯的行业标准。它由索尼公司于1991年发明并产业化,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2008年,特斯拉的首款电动跑车 “Roadster”上市,采用了松下生产的18650电池,首次将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导入了车用动力电池市场,2020年9月特斯拉在“电池日”上公布了4680大圆柱电池技术,更是将电动汽车行业对圆柱电池的关注推上了新的高度。

  虽然索尼公司的18650锂离子电池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但其容量只有900mAh(如图1A所示)。在过去的30年里,18650电池的容量逐年提升,2015年,日本松下公司推出了容量为3450mAh的18650电池。此后,18650电池的容量似乎遇到了瓶颈,在此期间韩国和中国的圆柱电池制造商也先后推出了容量接近3500mAh的18650产品。直到2021年,美国初创公司NanoGraf宣布使用硅基负极推出自己的18650电池,容量高达3800mAh(3.8Ah)。今年10月,NanoGraf进一步宣布将容量增加至4000mAh(4.0Ah)。另外,近年来“下一代”电池(包括锂金属电池及固态电池)的大多数发展多以软包电池的形态出现,鲜有圆柱形的电池。

  在过去的三年里,恩力动力成功地开发了破纪录的高比能锂金属软包电池。公司利用在锂金属负极上的专利技术,又一款破纪录的高容量18650圆柱电池应运而生。与使用硅基负极的18650圆柱电池相比,恩力动力的18650圆柱锂金属电池标称电压提升了100-200mV,电池容量提高到了4095mAh(图2),电池重量减少了近20%,重量能量密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图1B)。此外,如表1所示,恩力动力的LMB18650-4.1Ah电池在容量、标称电压和能量密度上均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新突破!能量密度达389Wh/kg的18650电池研制成功

图1A:18650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逐年提升

新突破!能量密度达389Wh/kg的18650电池研制成功

图1B:18650电池能量密度比较

新突破!能量密度达389Wh/kg的18650电池研制成功

图2:恩力动力18650锂金属电池充放电曲线

  另外,在使用富硅基负极及锂金属负极的下一代电池中,大多数都有充放电期间电池膨胀的问题。为了确保最佳性能,它们需要施加外部压力。恩力动力的这款18650电池利用了圆柱形电池结构的优势,可在不施加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的充放电循环。

  目前,恩力动力研发的这款18650锂金属电池处在试制阶段,恩力动力将与包括车企在内的各种电池应用端客户展开积极合作,共同将圆柱形的“下一代”电池推向商业化应用,并将超高比能圆柱电池产品的型号逐步扩展到21700和4680等型号。按照目前恩力动力18650电池的电芯设计,如果把电池尺寸放大到4680时,预计电池容量可达32Ah,重量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以上(特斯拉目前的4680电池容量约为27.5Ah,重量能量密度约为300Wh/kg)。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决赛举办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