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9岁少年“脑卒中” 血管畸形是“罪魁”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19岁少年“脑卒中” 血管畸形是“罪魁”

来源:中新网2022-11-24 11:51

  中新网上海11月24日电 (陈静 冯伟)19岁,本是青春飞扬、活力四射的年纪,而大学生小李却遭遇了一场生死危机......他突然昏迷,任凭老师和同学们如何呼喊都不醒,随即被紧急送至奉贤区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神经外科主任冯东福24日告诉记者,小李因脑血管畸形破裂导致颅内出血。

  患者来院时已发生脑疝,来不及做脑血管造影,冯东福当机立断决定马上实施开颅手术。据悉,在来不及进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不仅对手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也考验其心理承受能力。

  小李的家人身在外省市无法立刻赶到现场。但医生的抢救一刻也没有耽搁。正如冯东福主任所预想的,打开脑膜后,小李的脑压非常高,大脑皮层上畸形血管团本该暗红色的侧裂静脉中快速流动着鲜红色动脉血。冯东福告诉记者,这是巨大动静脉血管畸形破裂导致的大量脑出血。正当医生准备分离血管时,颅内血肿突然从皮层薄弱处喷射而出,供血动脉再次破裂出血了!冯东福主任淡定从容地切开皮层,一边清除血肿,一边快速找到出血动脉。随着探查的深入,手术团队发现畸形血管团位于颞顶叶,直径超过5厘米。

  “考虑到患者年轻,如果不能一期切除畸形血管,再次出血的风险较大,也将影响患者的预后。”冯东福告诉记者,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奋战,医生们终于成功切除动静脉血管畸团,清除颅内血肿,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散大的瞳孔即刻恢复正常。

  上海第四人民医院专家方亦斌告诉记者,人体的血管大致分为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网,动静脉的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交换,如果大量的血流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的“减速”和“降压”,直接冲入静脉,就会造成静脉的压力过大,使静脉端被动扩张、延长、迂曲,发生畸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畸形的血管团,并进一步导致动脉也发生扩张,形成恶性循环。血管“短路”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这种生理性的动静脉短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会随着胚胎发育而逐步退化。一旦这种异常通道的退化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就会形成动静脉畸形。如果这种血管畸形发生在脑部,是十分危险的,是导致年轻人“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

  冯东福告诉记者,脑血管畸形见于年轻人,发病年龄平均20-40岁。血管壁薄弱容易破裂出血,如遇寒冷、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时均可诱发血管团破裂出血,患者表现剧烈头痛、快速昏迷,死亡率可高达20%。部分患者虽然经过抢救可保住性命,但可能会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不过冯东福说,年轻人脑出血后多数可根治,复发等概率非常低。(完)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