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3D“打印”中国制造新图景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3D“打印”中国制造新图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2-03 10:31

  工作人员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项目车间内操作3D打印设备。

  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从航空航天、医疗、模具、汽车制造,到珠宝、艺术创作等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场景让3D打印技术走进了许多人的工作生活,也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成为高端制造利器

  2022年10月,国内最大单体混凝土3D打印机首发仪式在三峡大学举行。一台长17米、宽17米、高12米的打印机,开机后架子上可移动大型喷头按墙体走向喷射混凝土进行“打印”,就像制作蛋糕时奶油裱花一样层层叠加,精准快速平整……

  “只要有建筑图纸,基于数字建筑设计方法及机器人自控系统,通过混凝土3D打印机就可以打印出理想的房子。”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李洋波介绍。

  不只是基建领域,在高端制造领域中,3D打印已经得到实际应用。以北京冬奥会为例,开幕式上,“微火”照亮主火炬台的创意令人难忘。“微火”虽微,却不乏科技元素:主火炬的外飘带、内飘带及燃烧系统全部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此外,中国钢架雪车选手脚下的跑鞋鞋钉也由钛合金3D打印而成。

  “3D打印是制造业热门技术,应用范围极广,是高端制造的一件‘新利器’。它既可以打印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也可以打印钢铁、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成形尺寸从微纳米元器件到10米以上大型航空结构件,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说。

  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从材料到技术手段,3D打印领域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新高地”。卢秉恒认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3D打印技术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打印出多种材料和形状,为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在金属3D打印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与团队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在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2005年6月,在王华明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第一个3D打印的钛合金小零件被装上飞机,就此迈出金属3D打印技术标志性的一步。2009年,王华明和他的团队用3D打印技术做出了国产大飞机C919机头钛合金主风挡整体窗框,这个“大家伙”的重量大约20斤,一个成年人可以轻松拿动,中国由此成为率先突破这一技术的国家。

  业内人士认为,凭借3D打印技术,中国在飞机、火箭等重大装备的大型复杂关键金属构件制造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应用单位表现抢眼

  3D打印又被称为增材制造,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将专用的材料进行逐层打印来构造物体。作为前沿领域的尖端技术,3D打印技术获得了许多政策支持。

  2022年8月,工信部公布首批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涵盖工业、医疗、建筑、文化等领域的36个典型应用场景。名单中装备技术的提供单位多在各自领域独树一帜,如铂力特在航空航天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龙头地位,汉邦科技推动金属3D打印对传统制造业的变革,南京铖联专注于齿科3D打印……应用单位也均在不同领域起到带头作用,如三大航空、航天集团在3D打印技术应用方面领先,北医三院、唐都医院等在医疗3D打印应用方面备受关注,匹克体育在消费品3D打印领域方面表现抢眼。

  3D打印技术人才也成为一项国家认可的新职业。2022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一批新职业信息,涵盖从事增材制造技术、装备、产品研发、设计并指导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3D打印机品牌走向海外市场,彰显了中国品牌在全球3D打印市场的自信。杨俊峰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