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普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投身科普工作,在前不久被刚刚揭晓的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上,以欧阳自远、汪品先、王广杰、唐守平、舒德干、戴建业等人为代表的“银发知播”群体获得了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同时,在各个自媒体平台上也活跃着一大批中青年知名科普专家和科普从业者,他们通过自媒体传播着本领域的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理性的培养,并进而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开始对科学议题发表看法,讨论科学政策,影响科学研究的框架和议题设置,用《聚光灯下的明星科学家》一书的作者德克兰·费伊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激励新思维,驱动科学争议,强化公众的理解,动员社会运动,并塑造政策。”这些活跃在网络上的科普达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普的全民化,同时也助力科学素质的提升。
当前,以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的微信、微博、微电影、短视频等已成为当下公众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据2023年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和用户大规模增加相这个大的背景之下,网络科普的内容和传播机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整治的乱象。
日前,国新办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2023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从9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其中包括整治“自媒体”乱象、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整治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乱象、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等等。作为社交媒体上重要内容组成之一的科普也理应纳入到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之中,因为网络科普,尤其是自媒体科普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借科学和科普之名行非科学之实的情况,甚至有一些看似是传播科学实则夹杂意识形态私货的行为偶有发生,比如曾经发生的“中国人吃鱼太多,破坏环境”事件。此外也有媒体经过调查发现,一些科普短视频看似是在传播和普及医学知识,而实则是为了推销保健品。一些假借科学外衣行骗、科学表述不严谨、科学新名称的概念准确性不足、研究结论的科学依据不充分、假借科普之名宣传虚假信息等现象也是存在的。
应该说,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存在一定程度上贬损了科普工作的意义,也会扰乱网络科普的良好生态和秩序,因而亟需加强规范和管理。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强化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推动科普从“知识补课”向“价值引领”转变,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参与科普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利用最新的技术和媒介平台传播科学知识,去占领必要的“生态位”,用“良币”淘汰“劣币”。其次,坚决打击借“解密”“重说”“科普”之类的名号行非科学之实的行为,平台方有必要加强内容的审核与把关力度,有更科学合理的算法推荐机制限制类似内容的传播与扩散。再次,也要不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培养公众的科学理性和科学思维,提升区分事实与观点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甄别的能力。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