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科技产品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高科技产品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5-29 10:07

  2023中关村论坛于5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该论坛以国家级、前沿性和国际化为特色,设置了丰富的论坛会议、展览展示等板块。在2023中关村论坛前沿信息科技展区及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的现场,记者看到了复杂的“光子信息”产品以及芯片、无人直升机等创新产品。这些高科技产品到底有何精妙之处?其成长的背后又有哪些助力?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光子产业,追“光”而来

  在摩尔定律走向极限的背景下,要想信息密度和速率得到进一步有效提升,难度越来越大。而信息作为驱动人类向前发展的底层动力之一,正在爆发式地向前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驾驶等领域。

  “‘光子’凭借超高速度、超强并行性以及超高带宽、超低损耗的优异物理特性,被认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输速率和功耗的问题。光子产业也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而现在,我们正处于从集成电路到集成光路的范式转移阶段。”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说。

  在2023中关村论坛前沿信息科技展区,记者看到,山河光电带来了超表面光芯片。据米磊介绍,这一产品可以在兼具光谱、偏振、深度等功能的基础上,将传统摄像头进一步微型化,变身“超级眼睛”,有望解决雨天、雾天、灰尘和黑暗等低光、低对比度等恶劣环境下的物体识别与探测问题,精确获取到信息,应用于自动驾驶和安防等领域。同样的技术还能应用于精准医疗,帮助癌症的排查。

  米磊告诉记者,在信息传输领域,虽然5G已经很普及,对于公众而言大部分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但是随着通信和AI的发展,现有的传输速率和安全可靠性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更高速率的光通信芯片尤为关键,但长期以来这些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而此次源杰科技展出的25G激光器芯片则为高端光芯片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助力。目前,源杰科技生产的25G产品已经出货,50G产品已处于客户验证中,100G产品研发进展顺利。

  米磊介绍,在信息处理领域,计算机一直在追求实现超越人脑。有研究显示,大脑具备860亿个神经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某些复杂的事情作出判断,且能耗很低,这类事情如果用超算来计算,可能需要几十分钟。而使用光子芯片的计算机,则可能实现像人脑一样高速、低功耗的运算。例如,曦智科技基于光子矩阵计算、片上光网络和片间光网络等核心技术研发的PACE,在单个光子芯片中集成了超过10000个光子器件,运行1GHz系统时钟,运行NP完全计算问题的速度可达目前高端GPU的数百倍。

  “在信息显示领域,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屏幕主要是OLED,常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显示领域。但OLED屏幕会出现烧屏、闪眼等情况,且无法支持高分辨率,对于用户而言,‘友好度’不足。”米磊说,而Micro-LED具备自发光特性,既能够保持高亮度、高清晰度,还具有较长使用寿命,“本次参展的赛富乐斯带来了原创性的纳米孔量子点颜色转换技术,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微显示芯片红光效率低和RGB集成问题,为下一代显示应用提供更丰富的色彩、更高效率和更优的性能。”

  “光子技术是根技术,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技术。”米磊说,在前沿信息科技展区,希烽光电、橙科微电子、鲲游光电、锐思智芯、光子算数、卓镭激光、中科微精等企业都带着其最新的光子产品参展,“未来,光学成本可能会占到所有科技产品成本的70%。”

  专精特新“小巨人”,在崛起

  小巧轻便的水泵产品、5G用GaN功率器件及5G毫米波率芯片、新型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单晶涡轮叶片、MK18无人直升机……在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顺义展区,一件件展品体现着北京市顺义区科技创新的含金量。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顺义区以“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为主题积极参展,在展区北侧集中展示顺义区三大主导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南侧集中展示北京中德产业园园区企业发展成果。

  此次顺义区共遴选30家企业的多项科技成果参展。其中,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4家,航空航天领域3家,第三代半导体领域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4家,中德产业园企业14家。

  据顺义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顺义区以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为主阵地,纵深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建设稳步推进,一大批科技成果在顺义转化落地,多项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转化,离不开顺义区为这些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的有利政策和良好环境。顺义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班,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工作局面。

  纳米,是微观世界的度量单位。而埃米,是纳米的十分之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埃米空间新材料孵化基地取名“埃米”,来源于新材料孵化器英文缩写AMI的谐音。近年来,埃米空间新材料孵化基地通过提供基础孵化服务、平台服务、产业服务、投融资服务加速项目产业化进程,深耕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业,成为市级引领类标杆孵化器。

  北京漠石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入驻埃米空间,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所需的高可靠、高导热AMB陶瓷线路板的研发生产,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实现核心产品的自主可控,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高端功率器件。

  “目前漠石科技已掌握AMB陶瓷线路板全流程生产工艺,拥有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钎焊浆料生产能力,年产陶瓷线路板10万片以上,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多家客户验证,目标达到百万片级产能,成为国内知名AMB陶瓷线路板供应商。”该公司经理张明忠说。

  “为解决埃米空间在孵企业漠石科技场地需求难题,我们积极联系中关村顺义园管委会,多次开展座谈和实地踏勘,解决发展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顺义区科委副主任滕莉说,“我们还建立联盟工作群,每月定期收集孵化器入孵企业、知识产权申报、活动举办等方面进展情况,制定精准工作台账,不断强化对孵化器的全过程管理及监督,助力孵化载体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顺义,2万余名海内外创业者来到这里寻找机会,近2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成长,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从这里崛起……科技创新潮正在顺义澎湃涌动。

  (记者 张亚雄 董 城 张晓华)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丰收图景

  • 多彩假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2023-10-02 09:06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