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助“哪吒”破风前行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技助“哪吒”破风前行

来源:科技日报2023-09-28 10:49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可能是今天的‘哪吒’头盔选得好,就像哪吒一样踩着风火轮,脚下生风,骑得更快了。”赛后,鲍珊菊开心地说。谈及巴黎奥运会的目标,鲍珊菊言语铿锵:“全力以赴,夺金!”

  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是中国队传统优势项目,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与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队连续收获该项赛事金牌。随着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钟天使退役,鲍珊菊成为中国女子场地自行车项目领军人物,一系列挑战也接踵而至。

  伤病和恢复是最直接的问题。今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康复研究中心主任赵鹏带领团队进驻场地自行车国家队,主教练的诉求直截了当,希望实实在在解决队员们的伤病和恢复问题,把第三道的成绩提上去。

  东京奥运周期结束后,国际自行车联盟对女子团体竞速项目进行了改革,由2人出战2圈改为3人出战3圈。我国有世界上最好的1道选手,也有优秀的2道选手,但3道选手在国际赛事中略逊一筹。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赵鹏团队从伤病和恢复破题,开始了全方位保障队员科学训练工作。

  “我们成立康复、恢复、体能、营养、监控、心理、减阻7个小组,彼此之间协同配合,保障队员远离伤病困扰,提升恢复再生能力,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训练。”赵鹏告诉记者,运动员伤病的特点与普通损伤不同。“临床患者更多的是退行性病变,而运动员更多是因过度使用肌体导致的损伤。这就需要在训练结束后,立即进行恢复,将丢失的能量和营养补回来。”

  中国自行车队的体育科技医疗保障车是个可移动的“城堡”,用于身体康复和体能恢复的多项设备一应俱全。运动员在训练结束后会来到这里,在1个小时内完成身体恢复和专项治疗。“我们将电容电阻和高能激光组合在一起,为运动员缓解膝、腰疼痛;通过冷疗、超低温让运动员快速恢复体能状态;通过肌骨超声看清运动员肌肉和筋膜中的具体变化,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诊疗……在这辆集约化的保障车上,我们将恢复体系和康复体系结合起来,用科技手段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护航。”赵鹏说。

  场地自行车是一项追求极限速度的运动,骑行最快时速超过80千米。但近7千克的场地自行车,不能使用活飞轮、变速器和刹车装置,全靠车手掌控。所以,在场地自行车赛场上,顶尖高手之间的较量以毫秒计算,而训练也需要精准的计时系统。

  “目前,我们已经把电子计时系统做了起来,完全对标国际赛事,只要自行车启动,时间瞬时就能显示。今后,再辅助可穿戴设备,这些科技装备的应用将对运动员科学训练,尤其是提升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的3道成绩发挥重要作用。”赵鹏说。(何 亮 江 耘)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至中亚图定班列首发

  •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庆祝成立40周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