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诺奖是对坚持长期主义的回报
首页> 科技频道> 评论 > 正文

诺奖是对坚持长期主义的回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3-10-09 09:57

  李侠

  10月4日,随着诺贝尔化学奖的公布,今年诺奖的三大自然科学奖全部揭晓,共有8名科学家获奖。其中,美国科学家有5人,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有美国科学家的身影,美国仍是当今世界诺奖获得者的主要来源地。在祝贺这些科学家获得诺奖的同时,有必要深入追问一下,诺奖成果的产生需要什么样的理念与环境?我们到底缺啥?

  今年获诺奖的成果有一个共同点,即几乎都是上世纪80年代在基础研究领域萌芽的,经过多年发展终于成熟并被学术界承认。笔者曾与友人戏言,40年的种子终于开花了,这是基础研究的胜利,更是长期主义的回报。

  获奖者中颇具戏剧性的人物当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卡塔琳·考里科。自1982年博士毕业以来,她一直专注于研究信使核糖核酸(mRNA),甚至为此遭受被学校解聘、降薪以及无法晋升职称等挫折。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基于其理论开发的新冠疫苗横空出世,极大缓解了疫情对于全球造成的危害。由此,她的高光时刻终于在40年的寂寥后姗姗来迟。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20年以来她获得了无数荣誉,如今更是科学界舞台中央最耀眼的明星。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幸运的,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做出了伟大成果但到死都没有被承认的人。

  在笔者看来,科学家个人要获得诺奖需要具备3个条件:首先,成果要绝对过硬;其次,要有人推荐或者机缘绝佳;最后,寿命要足够长。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出具有原创性的成果。

  那么,产生诺奖级的成果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呢?笔者认为同样需要3个条件:首先是耐心;其次是宽容;最后是资助。这3个条件中,前两个是科研生态环境的基础性表征,后者则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相对而言,耐心与宽容氛围的建设比资金投入要艰难得多,毕竟资金通过政策安排可在短期内有很大改观,但耐心与宽容的科研氛围的形成则需要非常漫长和苛刻的条件。中国古人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由此可见,耐心与宽容是非常高级的文化格调。美国的科研生态环境被公认是非常友好的,素以耐心、宽容以及对基础研究投入慷慨而著称,但即便如此,考里科仍然面临申请不到基金、被解聘、无法晋升职称等艰难处境。

  既然基础研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发展基础研究呢?

  由于我们国家基础研究投入长期不足,导致基础研究领域的知识产出总量严重不足。笔者曾用官方数据分析过,中国基础研究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呈现明显的弱正相关性,而发达国家这一数据是明显的强负相关。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成果离市场化应用还很遥远,无法带来直接收益,这部分投入只会造成经济的挤出效应。弱正相关性只能说明我国的基础研究成果供给太少,任何知识都能带来正向收益。

  笔者曾分析过中美两国2000年至2020年21年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投入结构。美国基础研究投入平均占R&D的17.2%,而中国这一数据仅为5.2%。美国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强度是中国的3倍多,美国R&D总量约是中国的1倍,而中国全时当量科研人员数量约是美国的1.5倍,由此可以清晰地知道,中国的基础研究境况很严峻——人多钱少;加之现有的科研生态环境不利于基础研究的发展,导致中国基础研究孱弱。

  当下,中国在政策层面推进基础研究遇到的最大思想阻力,就是技术与科学哪个更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从科技史的视角来看,技术在短期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科学更能推进经济发展,这种模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前者依托技术,后者依托科学。而20世纪中期以来兴起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及当下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完全是采用一种新模式——科技一体化,科学甚至显得更重要一些,近年来那些撬动社会变革的新技术都是源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即便按照传统模式来决策,短期内技术更能推动经济发展,理应技术优先,但这种模式在中国也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笔者曾撰文指出,由于基础研究的孱弱,中国的应用研究(过渡型技术)基本上处于无效的空转状态,值得应用转化的上游知识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大多数应用研究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

  笔者曾用工业生产流程来解释这个现象——基础知识相当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技术相当于原材料的加工方,当原材料供给有限而高度同质化的加工方越来越多时,工业产品会质次价高,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加工方的恶性竞争以及内卷;相反,如果原材料供应丰富,就可以极大拓宽技术范围,并减少无效内卷状态,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知识更新加快,技术迭代才会随之出现,否则缺少前端的变革,技术迭代就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诺奖是一面每年照一回的科学透镜,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与短板。这面透镜照多了,一些共性问题自然就会呈现出来。

  今年这面透镜让我们再次锚定了3件事:首先,政策层面对于基础研究要坚持长期主义,加大投入力度,不能游移不定;其次,继续推进破“四唯”“五唯”,建立科研的多元评价体系,营造一个适合基础研究的生态环境;最后,塑造科学建制的耐心与宽容精神。在功利主义时代,体制的耐心与宽容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一味要求个体保持耐心与宽容,既是不公平的,也是无效的。知识丰腴之处,创新才取之不竭,反之,创新就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 责编:宋雅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 上海: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文物史料专题展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