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打通科学普及“最后一公里”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打通科学普及“最后一公里”

来源:科技日报2023-10-26 10:03

  成果组团亮相,院士轮番登台,科技大秀云集,观众络绎不绝……不久前举行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盛况空前。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是今年暑期“火”向全国的合肥科普研学游,还是每次都得“拼手速”才能抢到票的合肥科技馆新馆展览,都体现着科普在合肥这座城市的重要地位。如今,合肥已形成“制度护航+社会合力”的科普模式,积累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普经验。

  制度护航壮科普之翼

  合肥是我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2年,合肥在全球“科研城市100强”榜单中的排名已升至第16位。在创新发展的另一翼——科学普及方面,合肥也形成了许多经验。

  近年来,合肥以制度化的形式推进科普事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7月1日起,《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不仅是安徽省辖市首部科学普及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更是全国首部地方性科普法规。

  科普工作由谁来开展、面向谁开展、如何来开展……《条例》以这样的关键核心问题为逻辑主线,在组织实施、科普活动、科普资源、科普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条例》还增加了基层政府职责、社会力量支持等相关条款,以法律之力护航科普工作。

  以“有形之手”栽培“科普之花”,是合肥科普发展的一大基石。

  在《合肥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中记者看到,《方案》细分出了五类重点人群,并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提高各人群科学素质的方法……

  为了让《方案》“落地有声”,合肥又将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合肥电大等单位纳入市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中。之后,又迅速制定工作要点,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和工作规则。

  同时,合肥还制定并出台了《合肥市科技资源科普化改革方案》《合肥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合肥市科技辅导员工作室管理细则》等,围绕科普工作的方方面面,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社会合力助科普发展

  科学普及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合肥一方面以制度法规“组合拳”给予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力”,另一方面通过“点燃”全社会热情,形成社会各界自发主动投身科普的“向心力”。

  2021年,合肥市科普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就已成立,汇聚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社团组织。

  “联盟搭建起一个服务科普产业的资源共享平台,政、产、学、研、用等相关单位之间的联合与互动更加紧密,进一步促进了科普与教育、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联盟规模迅速壮大,成员增至40个,并成功晋级合肥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联盟与相关院校共建了校企人才培养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与科普人才培养新模式,持续加强科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希望通过我们的合力,打通科普的‘最后一公里’。”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合肥,各区、各乡镇甚至众多企业单位都建有自己的科普协会组织。合肥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级科普协会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每年面向市民的科普活动都有上千场。与此同时,合肥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了完善的科普传播矩阵平台,让科技知识“触手可及”。

  这些自发形成的内生动力,是合肥科普事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今年7月29日,合肥市在部署贯彻落实安徽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时要求,重点围绕“八个游”,做好文旅大文章。其中,科创科普游位列“八个游”之首。

  “推动科创科普游乃至整个科普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社会共同发力,既要注重社会效应,也要尊重市场逻辑,协调建立良性推进机制。”合肥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在现有基础之上,合肥还将充分挖掘存量,整合资源,串珠成链,打造品牌,让科创之城率先成为科普名城。

  今年8月18日,合肥市科普教育基地协会成立大会召开,60余家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代表汇聚合肥市。如今,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相牵,正推动合肥科普事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吴长锋 刘畅 司晨 周文丽)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钱江观潮正当时

  • 内蒙古准格尔旗:建设绿色矿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2024-09-19 09:35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024-09-19 03:35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2024-09-19 03:35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2024-09-20 10:07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09-18 18:36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2024-09-18 03:15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2024-09-18 02:55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2024-09-18 09:59
眼下,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将迎来收割,不时能听到村民们在家里磨镰刀的声音。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2024-09-18 09:54
一项新研究称,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法国蒙彼利埃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发和保护部门研究人员称,IUCN撰写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覆盖了超15万个物种,指导全球各地保护最受威胁的物种。
2024-09-18 09:52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和天文技术实验室近期基于机器学习,合作开发了快速计算恒星—行星系统潮汐演化的方法。
2024-09-18 09:34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4-09-14 09:43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2024-09-14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