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新改变中国】合滨智能:给超声插上智能的“翅膀”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创新改变中国】合滨智能:给超声插上智能的“翅膀”

来源:光明网2023-10-27 14:36

  【创新改变中国

  编者按:近年来,合肥正以场景创新,全力推动“应用场景”变成“城市风景”“现实美景”“科创胜景”,在发展新赛道上加速前行。

  近日,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力促进工作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承办的“高成长企业场景创新故事专题宣传”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合肥多家高成长企业,探寻它们背后的成长故事,聆听它们在科技创新、市场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看它们如何给合肥的创新发展带来新活力、新动能。

  超声影像,包括常见的B超检查和彩超检查,因为无创、实时、无辐射、便宜等特点,成为临床最为普及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但超声医学属于医生和技师一体化的实时诊断模式,准确性受医生的认知程度、手法技巧等影响较大。因此,超声检查对医生技术的要求高。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超声检查数量高达20亿人次,超声人才缺口至少15万。而培养一名合格的超声医生,往往需要3到5年的时间,在产前胎儿筛查领域,甚至可能需要5到8年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医院的超声科室总是排着长长的队。

  一边是庞大的需求,一边是紧缺的人才,这样的困局在基层尤为突出,该如何破局?

【创新改变中国】合滨智能:给超声插上智能的“翅膀”

合滨智能品牌负责人王姝妍介绍智能超声机器人解决方案

  “我们的这套系统由‘医生端’和‘患者端’组成,医生通过‘医生端’的仿生力反馈操作平台和超声仿形手柄,结合5G通讯技术,远程控制‘患者端’的远程超声机器人,实现扫查手法1:1复刻,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获取超声图像进行实时医学诊断。同时,系统中的AI在扫查过程中还会给出相应的规范化扫查指导和解剖示意图,实时标记病灶,并自动形成超声检查报告。”

【创新改变中国】合滨智能:给超声插上智能的“翅膀”

远程超声诊断场景示意图

  日前,记者跟随“科创中国”高成长企业场景创新故事专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合肥合滨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滨智能”),在展厅里,品牌负责人王姝妍介绍了以“AI+机器人+远程医疗”为核心的智能超声机器人解决方案。

  合滨智能成立于2020年8月,短短3年时间里,已累计申请了80余项知识产权,覆盖机器人、超声辅助诊断算法和软件系统等多个维度。

  “创业前,我已经在哈工大做了十多年的空间机器人研究,相关技术成熟了,就想着怎么让老百姓也能感受到空间机器人技术的价值。当时有好几个创业方向,最终选择超声领域是因为我爱人是超声医生,所以对这个行业的痛点十分清楚,人才缺口严重,在职超声医生超负荷工作也落下一身职业病。”谈及当初的创业选择,合滨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振回忆说。

  抱着这份初心,刘振和几位师兄弟将航天级精准遥操作控制技术、七自由度机械臂和AI等先进技术引入超声系统,仅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远程超声机器人的实验机开发。

  “实现技术创新是从0到1,这个过程我们不怕,但最怕的是怎么将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到应用场景中,实现场景创新,也就是怎么去实现从1到100。”刘振介绍说,在场景创新的过程中,安徽省的三甲医院以及合肥市经开区的社区医院作为试点单位,提供了很多的临床数据支持,同时也与全国多家顶级三甲医院展开科研合作,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和提升产品的能力与性能。

  最初的实验机更多是前期技术的直接移植,很多设计并不符合医生的操作习惯。刘振说,“比如操作的手柄,不是现在的仿超声探头设计,原来是一个类似飞机操作杆的复杂装置,力度、方向、角度都不好控制,医生上手也很困难。”

  从技术到场景,再由场景发现问题,反馈给技术,合滨智能的远程超声机器人和诊断系统不断迭代升级,并最终完善为“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解决方案”。

  刘振介绍说,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解决方案已经有三个比较不错的应用场景,一是大医院的超声医生通过远程超声机器人,可以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做超声检查,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二是AI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解决诊疗结果难以标准化的痛点,在扫查过程中辅助成长中的超声医生;三是,AI经过训练能达到中、高年资医生的水平,从而提供教学引导,“手把手”教年轻医生,提升培训效率。

  “在这些场景的应用中,AI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最终就能实现完全的自主超声检查,让超声机器人去完成数量庞大的基层超声筛查工作,帮医生减负,让更多的患者获益,这也是我们这个解决方案的终极目标。”刘振略带兴奋地说。

【创新改变中国】合滨智能:给超声插上智能的“翅膀”

人工智能辅助引导

【创新改变中国】合滨智能:给超声插上智能的“翅膀”

人工智能扫查指导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年4月,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解决方案成功入选合肥市2023年度第一批场景清单。

  为了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去年5月26日,合肥成立了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核心定位是“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将处于供需双方的不同企业分别列进“能力清单”和“机会清单”。

  “年轻企业最难的就是产品太新,场景应用机会少。入选清单无疑将让我们更快实现产品落地。”王姝妍介绍说,研发的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产品已通过临床试验,即将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正式进入市场销售,目前已陆续接到相关业务接洽请求。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解决方案就能在基层医院、社区医院、体检机构等场景下实现自主扫查,让超声变得智能和灵活。”刘振最后说。(光明网记者 肖春芳)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