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湖南的95后女孩陈果,最近在得物App购买了一个和田玉。她打开“蓝箱子”收到手镯的同时,还收到了一份附有国家CMA认定标志的珠宝鉴定证书。证书显示,这件手镯经过密度、折射率等数据的严格检测,鉴定结果为全新正品。“以前在得物App买衣服、球鞋和包包都有正品保障,没想到现在买珠宝也能享受国家级的鉴定服务,买东西觉得更放心了。”陈果说。
“现在,翡翠、和田玉等不再是中年人的独有爱好,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喜欢珠宝玉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鉴别范围和能力。”得物鉴别师戴莉莉说,她今年入行已是第17个年头。“目前,实验室的CMA认定已覆盖市面主流珠宝玉石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翡翠、和田玉、玛瑙、绿松石、珍珠、琥珀、水晶、红宝石、碧玺等。”
“鉴别是一件科学严谨的事情,在得物鉴别实验室,我们的鉴别师和工程师把材料科学、药品、食品等领域的检测方法应用到鉴别和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珠宝鉴定领域,是否为天然玉石?是否经过人工优化处理?答案往往都藏在肉眼看不见的蛛丝马迹里。”
得物鉴别实验室中,戴莉莉正操作一台大型设备,仔细查验一条“和田玉”项链,乍一看晶莹剔透,毫无破绽,但经过实验室分析,红外谱图结果显示其为碳酸盐质玉,与描述不符,“部分不良商家经常使用碳酸盐玉(如阿富汗白玉)、石英岩玉(如东陵石)、塑料等冒充和田玉。”最终,这条号称“和田玉”项链被拦截,不被允许发给消费者。
不仅玉石商品,外观上“以假乱真”的金属饰品,放在扫描电镜下,金属元素和元素比例一清二楚,真假立判,是否含有害重金属元素、是否被翻新过,也能被“看穿”,不合格商品立马被拦截下架。
通过X-ray设备的透视,手表根本无需“开盖”,内部机芯结构一目了然,即使有假货商把假机芯装进真表壳里,也休想蒙混过关。“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专业,帮助用户放心买到喜欢的正品。”戴莉莉说。
右图:假冒商品(碳酸盐)红外特征吸收图谱与和田玉标准图谱的对比
以戴莉莉所在的珠宝玉石鉴别团队为例,团队成员近半数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平均从业经验超10年。“不管商品价值多少,公司为了较真,投入了亿元增添大型仪器设备,例如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高倍显微放大镜、顶空-气相色谱质谱仪等近百台先进仪器设备,对商品材质、成分、含量、镀层工艺等实验室分析研究,辅助商品鉴别,拥有多项检验检测领域的专利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基础上,得物鉴别实验室正式获得国家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这标志得物鉴别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已具备国家级专业标准。CMA是国家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可靠性及出具结果的一种官方认定。过往获得该认定的机构包括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珠宝国检集团(NGTC)、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检测机构,均在专业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能力。
得物鉴别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得物鉴别能力已覆盖球鞋、服装、美妆、箱包、手表、数码、玉石等十多个消费品类,以满足用户广泛多元的消费需求。”在品质升级的消费时代,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有质感、敢较真的商品属性。在线购物,商品能提前鉴别并保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诉求。
一进入得物鉴别服务区,工作人员清一色白大褂,纽扣整整齐齐地扣到最高点,鞋套、白手套和防尘帽都是标配。鉴别师专心致志埋头操作,对商品小心翼翼地轻拿轻放,动作严谨规范。为了保障品质,每件商品要经过多重查验鉴别、多人交叉鉴别,每个人都出具查验鉴别通过的结果,才算是通关成功,一件商品检查完需一个小时。流转过程中,工作台上所有操作将由多个高清摄像头同时进行记录,全程无缝监控,确保所有流程标准执行到位。
据了解,得物已经建成全世界首个也是最大的商品研究和鉴别查验团队,以及数字化查验鉴别体系,拥有全球第一条AI辅助鉴别生产线。在包括质检查验、图像采集、鉴别、绑扣、复核、打包等一道道品质关卡中,鉴别师、质检员、研究员、AI人工智能等绝妙配合,人员与技术并重,共同筑成得物严苛的品质把关体系。
为做好鉴别研究,得物商品研究团队遍寻全球,采买用户喜爱的正品商品作为鉴别研究样本。目前正品样品库覆盖13个消费品类、1500多个品牌、10万多个商品,每年投入的费用上千万元。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认为,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从企业的生产到服务,到商品的整个品质上,企业应该把提升品质、把控品质,作为最核心的企业竞争力,这样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