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被揭开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被揭开

来源:光明日报2023-11-20 09:21

   【科技前沿】

   光明日报南京11月19日电(记者苏雁 通讯员姬尊雨)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与中外科学家合作,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约1.8万年至1.1万年前)曾存在几次快速的退缩过程,可能与冰下融水排放导致的冰盖失稳有关。随着压力增加和温度升高,冰盖深部的固态冰会逐渐转化为液态融水,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冰下湖泊。当大陆冰盖不稳定时,冰下湖泊储存的冰川融水流动性增强,存在大量排放的可能性,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冰盖的稳定性,导致冰架崩塌速度加快。现有观测手段无法直接记录冰盖底部融水的释放过程,目前学界对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之间的联系缺乏可靠认识。

  李涛与合作伙伴将冰盖附近的海水铀同位素组成作为记录冰下融水释放的潜在指标,通过测量南大洋德雷克海峡的深海珊瑚样品的年龄和铀同位素组成,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

  数据显示,过去1.54万年到1.4万年之间,部分深海珊瑚样品的铀同位素组成明显升高,南极冰盖冰下融水释放是导致该时期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上升的主要原因。该时期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的异常与冰筏碎屑通量的极高值、融水脉冲事件1A和全球海平面的快速上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指示了冰下融水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极绕极深层水温度的上升和上涌强度的加强可能是导致南极冰盖冰下融水释放和冰盖退缩的先决条件。

   “冰盖退缩带来的融水不仅会导致海平面升高,还会影响海气交换,改变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碳循环有明显影响。”李涛告诉记者,随着未来绕极深水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冰盖底部融水释放可能加快,进而引起南极冰盖的崩解和海平面快速上升。

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被揭开

[ 责编:宋雅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距今5100年史前水利系统

  • “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漫话健康|得了支原体肺炎,啥时候能上学?
2023-12-05 11:28
世界土壤日定于每年12月5日,旨在纪念世界著名土壤学家V.V. Dokuchaev的诞辰
2023-12-05 10:59
涵盖了步行、骑行、地铁出行、公交出行、不停车缴费、机动车停驶、混合动力汽车出行等低碳出行场景,以及无纸化办公和在线会议等低碳办公场景。
2023-12-05 10:29
“不可调和的矛盾”握手言和了?
2023-12-05 10:13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尚无大功率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的空白,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设备的研究与试验验证能力。
2023-12-05 10:11
那让人直呼“美呆了”的极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地磁暴又是啥?会对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2023-12-04 17:5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12-05 04:55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
2023-12-05 04:55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在振兴发展的路上并不服“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市积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主动迎接东北全面振兴新的重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年前三季度,吉林市GDP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位列全省第一。
2023-12-05 04:5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2023-12-05 04:55
2021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功能性超声读取大脑活动的方法,这是一种侵入性小得多的技术。
2023-12-04 10:21
12月1日晚,我国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让人大饱眼福,但也有人遗憾错过。
2023-12-04 10:20
相比已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X射线三维表征技术,透射电镜三维取向重构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
2023-12-04 10:20
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力源、下好先手棋、释放新动能、培育“核爆点”。
2023-12-04 10:19
去年,艾超带领团队在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发现了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增进了人们对玉米和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理解。
2023-12-04 10:18
设立于1994年的杰青项目重点支持基础研究优秀人才,五年内给予稳定的经费资助,在科技界广受好评。
2023-12-04 10:18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  “链博会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2023-12-04 10:16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首届链博会具有开创意义,传递出中国将更深层次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信号。
2023-12-04 10:16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3年5G工厂名录》,遴选产生了300家已建成的5G工厂,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
2023-12-04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