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出现,春运如何保障?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出现,春运如何保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1-31 12:00

  1月31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遭遇今冬以来最大范围、最长时间的雨雪天气过程,我国将遭遇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据气象专家介绍,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具有雨雪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冻雨范围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等特点。而从时段上看,雨雪影响将从本周中后段到下周初,正是春运关键期。《新闻1+1》连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王丽娟,共同关注:大范围强雨雪天气,春运如何保障?

  大范围雨雪天气来袭,各地如何应对?

  1月31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遭遇今冬以来最大范围、最长时间的雨雪天气过程。恶劣天气,向来考验交通出行安全。尤其是眼下正值春运关键期,而湖北、河南等联通我国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也在此次雨雪的核心影响区。各地在做哪些准备?又如何应对此次雨雪天气?

  不少地方的日降水量或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徐珺:通俗来讲,极端性一般指接近、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或同期极值,历史同期一般指几十年这种足够的观测数据。这次雨雪过程我们讲的是2月上旬历史同期的极端性,也就是说这次过程的日降水量或累计降水量有可能接近或超过历史上2月上旬出现的最大值。在这次过程中,陕西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北部、湖北、重庆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部等地降雪量可达10—25毫米,局地超过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可达10—20厘米,局地可超过25厘米,是具有一定极端性的。这是比较少见的雨雪天气过程,单日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累积强降雪强度大,对春运出行等影响也会比较大。

  今年会出现类似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吗?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徐珺:我想是不会的。相比较2008年,这次有两个不同之处,首先是持续时间。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这次雨雪过程持续时间不到一周,累计雪量不及2008年。从冰冻的范围、强度上看,也是不及2008年的。第二点则是体现在低温上,因为2008年是一次低温雨雪冰冻,而这一次是雨雪冰冻过程。2008年的低温主要是南方地区偏低,南方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到6℃,这次雨雪过程气温偏低并不明显。另外还有一点,经过15年我们在预报预警方面,对于这种极端灾害的应对能力都有所提升。所以综上,我们认为这次不会出现2008年那种极端灾害的情况。

  各地各部门如何做好应对?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 王丽娟:这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将会给交通保畅、能源保供以及设施农业带来明显影响。由于雨雪冰冻影响严重地区多在中东部交通枢纽省份,像途经济南、郑州等多条高铁,大广、京港澳等多条高速公路,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晚点或拥堵阻断,需要交通部门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受冻雨和积雪影响,江汉、江淮等地电力设施覆冰积雪风险增大,南方用电取暖负荷可能会增加。因此,能源电力部门需要提前做好能源储备和除雪融冰。此外,北方设施农业也要注意及时清理拱棚的积雪。总体来说,中东部大部地区的交通、电力能源和油气保障以及农业生产部门需要及时关注当地的雨雪变化,及时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公众出行需要注意什么?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 王丽娟:这次雨雪冰冻过程影响的严重时段和春运出行的高峰期是重叠的,将会对公路、铁路、航空出行造成较大影响。像公路阻断、铁路晚点、航班延误,将会给公众的出行时间带来很大不确定性。所以大家在出行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另一方面要做好时间安排。另外,因为今年春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跨省出行和自驾出行的比例明显增高,因此自驾出行的公众要特别注意防范道路积雪、结冰和湿滑,防止造成交通意外。另外,气象部门针对这次过程,将会及时发布最新的预报预警,由于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范围也比较广,因此建议公众还是要密切关注出行地、途经地和目的地的天气和交通信息的变化,确保出行的安全。(央视新闻客户端)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丨澳门:盛装以待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柴一号”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的能力。
2024-12-18 09:41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称,在宇宙约6亿年时形成的小质量星系“萤火虫闪烁”的详细观测,能为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新见解。该研究成果基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数据,增进了人们对银河系演化的理解。
2024-12-18 09:31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18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白皮书。
2024-12-18 09:2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
2024-12-18 09:26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实施人员和应用载荷出舱活动,并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2024-12-18 09:26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