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放、包容、创新 中国制造业为世界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开放、包容、创新 中国制造业为世界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5-13 04:35

  【中国经济亮色与世界发展机遇】

  作者:刘倩(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副院长)

  2024年,世界经济在韧性与挑战交织的环境中缓慢步入恢复与发展的新阶段。全球制造业历经洗礼,正逐步摆脱困境,展现积极转变态势,迎来恢复性增长,预示着全球经济稳健复苏与未来增长的潜力都在逐步得到释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持续创新的技术引领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潮流。同时,中国制造业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

  全球制造业实现恢复增长

  尽管当前全球制造业的恢复趋于稳定,但增长步伐仍然较为缓慢。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等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对制造业发展构成威胁。同时,全球制造业的复苏也呈现出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恢复进程与困难程度各不相同。

  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其制造业更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与优势。自2010年起,中国制造业规模便稳居全球首位,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高达近30%,远超美国的15.5%。这一成绩不仅得益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市场销售潜力,更得益于中国制造业在中低端产品上保持较强全球竞争力,并在中高技术与高技术行业中持续突破与发展。同时,中国正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为制造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制造业以其独特的优势稳居全球主导地位。这种地位的稳固源于由庞大的产业体量、完备的产业链等所构建的中国制造业生态体系。

  制造业生态优势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商业生态系统发展完善,拥有强大的供应商、制造商和物流公司网络。中国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逐年提升。这种规模优势使得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愈发稳固,较之其他新兴制造业国家,中国制造业的高效运转与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使中国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和采购中心。

  尽管2023年以来,中国对欧洲多国出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近年来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及供应链迁移也引发了一些议论,但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国家出口的曲线几乎是同步移动的,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和基本面相符。而亚洲作为全球制造业与贸易的中心,其整体对美出口额下降幅度甚至比中美贸易数据还要大,短期的正常波动不足以动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地位。事实证明,只要制成品生态系统仍然位于中国,那么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就将保持不变。并且,中国在不断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同时,也形成了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产业链优势。中国制造业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其产业链的完整性、劳动力资源的丰富性,以及消费市场的庞大规模,均成为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即便美国、印度及东南亚国家在制造业领域有所进展,但在整体规模、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上,仍难以撼动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制造业发展,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促进了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包括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等。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还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与世界互利共赢

  深厚的产业基础、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不断创新的科技实力是中国制造业造福世界的基石。其一,中国制造业从轻工业起步,逐渐攀升至高端制造业的高峰,已构建起一条完备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为世界贡献了琳琅满目的产品与服务;其二,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升级与人口红利的释放,中国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为全球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其三,中国制造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传统的制造工艺到前沿的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技术,中国制造业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引领全球制造业的升级与发展,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健与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水平开放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关键力量。一方面,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中国的高水平开放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打破贸易壁垒,降低关税,中国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这不仅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开放的框架下,各国得以更加紧密地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高水平开放促进了国际产业合作与共赢。中国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与其他国家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全球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通过深度合作,各国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制造业升级,为国际合作提供新机遇。在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与世界从融入走向融合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当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且技术领先的5G网络,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此外,中国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约为70%,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制造业将逐步摆脱低附加值的困境,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进军,这不仅会为中国制造赢得更多的国际影响力,也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合作空间。

  展望未来,中国制造业必将继续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与全球伙伴共谋发展、共创未来,推动世界制造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为全球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3日 12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跟随总书记走进洛阳轴承集团 了解先进制造业发展

  •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著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亮相总决赛直播间,与全国诗词爱好者云端相聚。央视诗词大会选手与作业帮第二届古诗词冠军狭路相逢,上演巅峰较量。
2025-05-19 13: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