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赋能文旅新发展 中国移动携鼓浪屿元宇宙登“鹭”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AI+赋能文旅新发展 中国移动携鼓浪屿元宇宙登“鹭”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来源:光明网2024-05-25 17:01

  5月24日-25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本届峰会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新一代数字技术领军企业,共探数字发展图景。中国移动受邀参会,通过主题展览、论坛交流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中国移动在AI领域的整体规划和最新成果。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千行百业数智升级的动力源。25日大会期间,“AI赋能智见美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移动AI+产品分论坛同步举办,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发布AIGC系列产品,以鼓浪屿元宇宙为代表的AI+元宇宙空间建设案例,向外界展示了城市文旅数智转型加速、全力迈进“AI+”时代的新蓝图。

AI+赋能文旅新发展 中国移动携鼓浪屿元宇宙登“鹭”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八大自研AI能力,赋能数智文旅新发展

  随着AI领域“1+N+X”政策体系的落地和多模态内容生成行业的高速发展,数智化内容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论坛上,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围绕“AIGC智创未来共享创意新体验”主题,向现场嘉宾整体介绍了通过“内容+科技+融合创新”,赋能AIGC在视频、音乐和视频彩铃、元宇宙、阅读和云游戏四大产品赛道为用户创造极致体验。并以鼓浪屿元宇宙为代表案例,重点介绍了AI+元宇宙在升级沉浸式互动文旅体验上所带来的数智生活新方式。

  据介绍,目前鼓浪屿元宇宙已实现八项AI自研能力应用,从元宇宙空间建设,到用户互动玩法体验,到城市文旅内容宣传,全方位助力数实融合产品升级。在元宇宙空间建设上,基于NeRF神经辐射场技术,AI算法能够快速生成建筑、人体、物品的3D模型,对比传统数字建模方式可以极大地节省数字资产制作时间,未来咪咕也将持续赋能更多文旅元宇宙产品建设。在用户互动体验上,AIGC随手拍智能MV、智能BGM音乐生成、AIGC诗歌互动体验三大创新玩法,丰富了线上、线下用户对鼓浪屿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人文感官体验,提升参与感、满足分享欲。在内容宣发上,AI生成文旅宣传MV能力在刚刚结束的鼓浪屿诗歌节中进行了完美实践,通过AI生成视频脚本,文生图、图生视频,产出用户喜闻乐见的城市文旅宣传内容,助推世遗琴岛的独特魅力和浪漫诗意走向大众。

  随着产品建设的不断深入,后续鼓浪屿元宇宙还将上线数智岛民智能系统、AI语库垂直大模型能力,进一步丰富用户的文旅体验,并结合鼓浪屿“音乐之岛”特色,应用AI音频可视化渲染能力,助力传播“声”生不息的鼓浪屿音乐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加“数”升级。

  多元数智游览视角,解锁“数字岛民”云游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鼓浪屿元宇宙惊艳亮相中国移动“AI+”主题展区,为参展嘉宾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登“鹭”体验。

  “很新奇的玩法,就像真的环游了鼓浪屿一样!”鼓浪屿元宇宙展台前,不时传来VR“探岛”游客的惊叹。在鼓浪屿元宇宙,用户注册登录后即可创建专属于自己的“鼓浪屿数字岛民”形象,基于中国移动L3写实数智人能力引擎,通过角色模块的捏脸、换装功能,实现人人都能拥有数智人。作为以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为原型打造的数智空间,不少省外用户借此契机首次“登岛”开启了云游之旅。不仅能乘坐岛上特色的交通工具叮当车欣赏沿途的特色化建筑,还能搭上热气球在空中俯视鼓浪屿的瑰丽景观。还有如历史文化路线、万国建筑群路线等不同主题的文旅路线供选择,实现轻轻松松逛岛,“浸”情了解鼓浪屿的历史文化魅力。

AI+赋能文旅新发展 中国移动携鼓浪屿元宇宙登“鹭”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区别于传统的APP,鼓浪屿元宇宙使用云化方式为用户带来多元的体验方式。除了展区现场的VR+可穿戴设备进入线上空间外,日常用户能通过手机、PAD、PC等多元方式进入鼓浪屿元宇宙,随时随地感受鼓浪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身临其境感受数字化技术赋予文旅的全新活力。

  基于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和实时云渲染等技术能力,鼓浪屿元宇宙作为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合作打造的世遗文旅元宇宙,为智慧旅游提供了新场景。未来,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将继续依托“内容+科技+融合创新”,将文博文旅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打造更多城市文旅元宇宙标杆场景,携手行业伙伴共同繁荣内容产业生态,共赴数智化新征程。(刘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