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端午去哪玩?大数据预测阿勒泰登上热门目的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端午去哪玩?大数据预测阿勒泰登上热门目的地

来源:光明网2024-05-27 12:06

  上半年最后一个法定假期转眼将至,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一周,“端午去哪玩”热度环比大涨166%。利用不调休的“加长版周末”,在城郊或“2小时高铁圈”内的古镇享受一次充满民俗韵味的短途游,是大多数游客的目标。被影视剧带火的阿勒泰则成为长途及自驾的首选目的地,“阿勒泰”相关内容近一周热度涨幅高达233%。

  短途游首选周边古镇

  在城市周边找一个风光秀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古镇,来个“古镇一日游”或“住进风景里”,是端午节周边游的首选。做香囊、编五彩绳、品尝各地不同风味的粽子,或者身着汉服沉浸式过节,端午民俗文化体验成为各大古镇吸引游客的抓手。

  在马蜂窝端午小长假热门古镇前十名榜单中,南方古镇实力霸榜,盛产古镇的江浙地区占据六席,嘉兴的乌镇更是高居榜首。刚被文旅部确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古北水镇则是北方地区唯一上榜的古镇。

  “赛龙舟”热度上涨133%

  端午的传统项目“赛龙舟”近日备受瞩目,各地举办的花式龙舟比赛带动“赛龙舟”热度环比上涨133%。代表中国龙舟最高水平的“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将于端午节开赛,吸引无数游客奔赴佛山一睹“飙船”盛况,带动佛山热度大涨100%。

  游客对民俗活动的热情同样映射在端午期间的住宿选择上,“特色民宿推荐”跃升为近期马蜂窝攻略群中的热门咨询问题。能够提供采艾蒿、包粽子,以及其它非遗手作体验的民宿不仅深受年轻人追捧,也是很多亲子家庭寓教于乐的心仪之选。

  跟着《我的阿勒泰》游新疆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不仅将新疆推上热搜,也让不少年轻旅行者将阿勒泰定为端午长途旅行的目标,“阿勒泰”相关内容近一周热度涨幅高达233%,“我的阿勒泰同款路线”热度上升75%。马蜂窝推出的剧中同款巡礼专题也于近日上线,用详尽的线路攻略以及精选的旅行玩乐产品帮助游客轻松实现“同款打卡”。

  自驾出游的热度也在端午假期再创新高,各地“自驾”平均热度涨幅超过100%。同样得益于《我的阿勒泰》,北疆环线自驾在马蜂窝端午热门自驾线路榜单中夺冠,川西秘境自驾和呼伦贝尔自驾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线路”,越来越多的年轻旅行者开始关心自驾游的“主题”,去潮汕自驾寻味、去黔东南自驾感受民族风情、去山西自驾探访古建,都是颇受他们青睐的主题自驾路线。

  尽管假期只有三天,但因机票价格优势,仍有不少人愿意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国外之旅。距离较短且免签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济州岛是端午国外旅行的几大主要目的地。“汇率友好”的日本则是买买买一族最追捧的目的地,带动其稳坐端午热门境外国家榜首。土耳其、澳大利亚、美国则是拼假长线出境游人群最爱的几大目的地,“土耳其当地租车攻略”、“自驾路线规划”、“自驾注意事项”是近期马蜂窝攻略群中的热议问题。(科文)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