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跨界”到“跨越”的电力“创客” ——记北京地铁运检师高增旺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技人物 > 正文

从“跨界”到“跨越”的电力“创客” ——记北京地铁运检师高增旺

来源:北京地铁之窗2024-06-04 16:31

  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技术好、人缘好、值得依靠的老大哥”,他的业余时间喜欢听京剧,他是一名从机械专业到高压电专业的跨界能手……他就是北京地铁供电分公司运检师高增旺,也是供电分公司第一名高级技师,“高增旺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不断转型 自学成才的跨界能手

从“跨界”到“跨越”的电力“创客” ——记北京地铁运检师高增旺

  上世纪80年代末,20岁出头的高增旺先是在一家纺织厂当机修工,随后又到汽车制造厂历练。在他的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基本上都是与机械打交道。为了能够让自己适应技术革新的发展浪潮,高增旺始终迈着学无止境的坚定步伐,经常请教问题。老师傅也被这名好学的小伙子打动,为他推荐了电工专业老师,高增旺自己也购买了许多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向变电站的老师傅求教,自己考下了低压电工本。凭借着这项新技能,他获得了去酒店工作的机会,工作之余,他依然继续深造自己,他报了高压专业夜校,最终考取了高压电工本。

  持之以恒的积累让高增旺在2007年终于迎来了自己理想的工作。见到北京地铁供电分公司正在广撒“英雄帖”,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当时,应聘包括理论考试、面试、实操等环节,在这几项评分中,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高增旺回忆起那段时光,感慨万千。优异的入职成绩也让他直接入围即将开通的首都机场线临时计表组,负责这条“国门第一线”供电设备的检修工作。从2008年到2013年,6年的夜班作业让他对供电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时候高师傅经常利用操作机会学习设备里的构造,他还弄了小本,记录故障时间、原因、处置方式等,真的非常用心。”第四维修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皮彦松当时还是项目部工程师,对高增旺的学习精神印象深刻。

  “六边形战士” 小库房展现大智慧

从“跨界”到“跨越”的电力“创客” ——记北京地铁运检师高增旺

  2018年,为了增强供电设备自主维修和创新能力,供电分公司开始筹备建设创新工作室,作为曾经机场线供电专业的第一名技师,这名“理论基础、业务水平、实操能力、工作经验、研发创新、培训能力”俱佳的“六边形战士”当之无愧成为领军人。

  工作室建立之初,一切都从零开始,场地、设备、人员等困难接踵而至。那个时候,他走遍项目部具备选址的地点,最终工作室设定在香江北路车辆段一间40平米左右的库房中。另外,一批改造淘汰的设备都被他变废为宝。“我路过段区内的废品区时候,经常会寻找废旧的继电器,因为这些虽然看似已经报废,但是经我处理一下后还是能够派上用场的。”在高增旺的试验台备件区会看到多种重焕新生的继电器,这些都为他的研发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T30电源模块,是用在牵引供电750V开关柜220V转24V的控制电源,确保着750V开关、保护装置正常合分和保护功能正常实现,如果出现故障就无法对接触轨可靠供电,影响列车运营。该模块采购周期长且价格昂贵,一旦出现故障,后续更换维保较为复杂。针对此问题,高增旺决定对该模块进行拆解,研究能否自主修复。拆解后,他对里面的8块集成电路板逐一测试,每块板子上一百多个电子元件和上千种逻辑关系在试验台的放大镜和测试仪下,逐步呈现出故障点,历经两个月时间研究,第一个T30电源模块完成自主修复。经过反复实践,有效缩短了维修周期,目前维修一个T30电源模块仅需一天时间。截至目前,工作室已修复12台,节省费用40余万元。

  除此之外,“高增旺创新工作室”还进行了15号线750V保护装置网口改串口、制作再生制动综合模拟设备、750V设备加装限制去联跳装置等工作。再生制动综合模拟设备,通过故障模拟在线查找,实现了随时模拟、精准锁定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再生制动装置停运后故障查找周期长、精准性差的问题,单位故障处理时间由两三天缩减至一个小时,大幅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15号线750V保护装置网口改串口解决了备件停产,无备件可用的困局,节省维保采购费用200余万元。

  高“徒”出“高徒” 成绩是最好的印证

从“跨界”到“跨越”的电力“创客” ——记北京地铁运检师高增旺

  由于日常供电设备均处于运行状态,员工没有很多机会真正操作或进行故障查找,只有停运后才有短暂的时间进行操作,为解决这个问题,高增旺在仿真设备上设置故障让学员看现象,引导学员分析问题,并实际动手解决,既提高了培训效果又增强了互动趣味性。在“理论+实操”的双向指导下,年轻员工处置技能得到大幅提升。徒弟刘海接到亦庄线750V保护装置通讯接口出现问题后,带着工作室研制出的新接口装置到现场支援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经常夜班执表的李鑫哲利用白天休息时间向高增旺请教业务问题,并通过工作室设备提前为夜间要替换的保护装置录入程序做好测试,实现了曾经一个夜班最多只能换2个装置到如今更换6个装置的跨越。年轻的爱徒牛立强成为项目部第二名技师,另外,还创新性的为单向导通柜增加遥控操作机构,实现单导柜作业可在变电站远程控制,大幅提高了日常巡检及应急处置效率,如今,他正协助绍兴地铁对运行维护做技术支持。

  高“徒”们还不仅局限于这几人,工作室先后对副岗升主岗、中高级工晋级、技术比赛的人员进行培训。近几年共有18人通过了公司级主岗资格认证,19人取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25人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2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共计3人次参加第十八、十九届北京市工业与信息职业技能大赛,先后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第二名的成绩,高“徒”中已是频出“高徒”。

  高增旺一直记得,自己还是学徒的时候,就爱听京剧大师马连良的戏。一边听戏一边琢磨,为什么同样一出戏,马连良却能相较他人能够演绎得入木三分。这给了他启发,维修工作和京剧如出一辙,只要用心钻研,就没有干不好的事情。如今,高增旺也会在遇到难题时,放一段马连良的京剧,找寻着解题的突破口,一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20岁出头的学徒少年。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督促连锁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只开店、不管店”问题;“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停售……12月新规,一起来看!
2025-11-28 17:11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