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来源:光明网2024-06-06 10:32

  6月5日,智谱AI Open Day在UCCA Lab北京艺术空间举办。本次活动以“Through GLM, to the NEXT-Gen”为主题,全面介绍了智谱如何把大模型技术的想象力化为全新的生产力。Open Day现场发布了清言App和MaaS大模型开放平台bigmodel.cn的最新更新。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以来,人工智能已发展了68年。2024年是AGI元年,AI技术增长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智谱AI CEO张鹏做了题为《从想象力到生产力》分享。他表示,技术曲线的陡峭与让更多人享受到AI强大生产力之间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如何把强大的大模型能力真正用来帮助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中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打造尽可能拓展用户想象力的产品,基于大模型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全新的体验,把用户的想象力切实化作生产力,这是我们对想象力必答题的回答。”张鹏说。

  智谱AI分享了清言App的最新进展——自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问世以来,已经有超过30万个智能体活跃在清言的智能体中心内,包括了思维导图、文档助手、日程安排等许多出色的生产力工具,它们不仅是个人的得力助手,也是每个人的“助理天团”。

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升级的清言智能体,不仅拥有1亿字庞大的知识库,支持文字、表格、音频等多种文件格式和URL导入,还能递归抓取信息。此外,还配备了思维导图、流程图等众多实用工具,与工作生活无缝对接,帮助用户轻松打破“次元壁”,让AI从数字世界走向现实。

  现场还推出了由数十万个AI体组成的多智能体协作系统——清言Flow,简称清流。清流不仅限于单一智能体的交互,而是涉及多轮、多态、多元的对话交互模式,通过分布式智能协同,能够处理复杂的思维链路。

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在现场,10后“AI原住民”、北京小学生许萌萌分享了自己在智谱清言的帮助下出版图书的经历。年仅9岁的他在智谱清言的帮助下,通过自己设计故事框架,不断提出问题,仅用时1个月就创作了一本近200页的书《AI少年——火星生存大挑战》,这也是国内第一本少儿和AI合著的图书。

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此外,智谱AI还上演了惊喜“彩蛋”——AI老罗成为智谱清言首位数字员工,工号001。AI老罗在智谱清言智能体中心对全社会公开,所有人都可以和“他”谈谈心。

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智谱AI还分享了MaaS大模型开放平台的最新升级。新一代 MaaS 平台首先支持了一系列新模型,包括最新开源的 GLM-4-9B。作为第四代的GLM开源模型,GLM-4-9B拥有更强的基础能力,支持更长的上下文(最高支持1M/约两百万字),有更精准的函数调用和All Tools能力,并在这个尺寸上首次具备了多模态能力。

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除了GLM-4-9B,智谱AI正式推出的GLM-4-Air模型,性能可以跟规模更大的模型GLM-4-0116媲美,但拥有更高的性价比。GLM-4-Air依旧拥有128K的长上下文,相比GLM-4-0116,GLM-4-Air的推理速度提升到原来的300%,每秒可以输出71个token,远远超过了人眼的阅读速度。

  新一代MaaS平台全面赋能制造、大消费、汽车、旅游、教育、游戏、文娱、医疗健康等行业,助力企业全域智能升级。

  现场,智谱AI COO张帆与小米集团小爱团队总经理王刚、华信永道副总经理吴文、爱设计&AiPPT.cn创始人兼CEO赵充等众多业内专家与合作伙伴齐聚圆桌论坛,就大模型的新竞争焦点、大模型集体降价后的下一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大模型打破“次元壁”,让想象力化作生产力

  目前,智谱AI已经构建了国产大模型中最全的产品矩阵,无论是大模型爱好者、工程师,初创团队还是大型企业,都在通过开放平台体验智谱大模型的强大能力。通过大模型链接物理世界亿级用户,AI正在为千行百业持续带来创新与变革。(谢芸)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会谈

  • 世界互联网大会线上有奖答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2024-06-20 10:39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2024-06-20 10:38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2024-06-20 10:37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06-20 10:36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4-06-20 10: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