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家跨界演绎经典实验,“抖音科学夜”吸引520万人次观看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科学家跨界演绎经典实验,“抖音科学夜”吸引520万人次观看

来源:光明网2024-06-07 10:21

  6月1日晚8点,抖音联合北京卫视共同推出“抖音科学夜”晚会,抖音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次超过520万。晚会在北京卫视、北京纪实科教频道同步播出。

  参加本次晚会的院士和诸多科学家都是在抖音上广受欢迎的科普创作者,包括“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玩骨头的卢老师”卢静、同济物理退休教授“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等。晚会现场有不少粉丝远道而来前来“追星”,早早等待晚会开场。

  晚会以抖音网友喜闻乐见的实验为串联,例如戴伟博士的“火焰掌”、吴姥姥与方锦龙跨界演绎的特雷门琴和无皮鼓演奏等,都源自抖音上点赞过百万的科学实验,吸引了线上超过520万人次围观晚会,来自全国各地“大朋友们”在知识的氛围中度过“六一”。

科学家跨界演绎经典实验,“抖音科学夜”吸引520万人次观看

  晚会播出不久,刘嘉麒院士科普玄武岩、卢静讲述人类起源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更多网友关注、讨论。“原来玄武岩可以拉丝做成衣服”,“为了研究人类的起源,科学家把3cm的鱼骨头磨成500片,这是一种怎样的科学精神!”

  热门科普实验展现科学之美

  在实验员的现场演示下,玄武岩细丝即便被火焰烧过,依然能恢复原来的形态。83岁的刘嘉麒院士在虚拟技术的帮助下,前往“月球”科普玄武岩的神奇特性:玄武岩拉成丝后,不仅能做成防火服、宇航服,甚至未来还可以用于在月球上建房子。刘嘉麒院士在抖音科普火山和地质学一年不到,即收获了超过153万“云学生”,被抖音网友称为“火山爷爷”。

科学家跨界演绎经典实验,“抖音科学夜”吸引520万人次观看

  刘嘉麒院士在抖音科学夜晚会月球虚拟场景下为网友科普玄武岩的作用

  徒手驯服闪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实验现场,节目组准备的特斯拉线圈能发出100万伏的高压电,引出的闪电电弧最高可长达2米。为了顺利完成实验,江寻千曾前往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的物理实验室,学习实验背后的物理学原理。穿上铜丝衣、走进高达2米的盐水玻璃水缸中,当江寻千伸出手与李永乐老师引来的“闪电”相接的那一刻,现场观众一边为江寻千捏了把汗,一边也在陈征与李永乐老师的讲解中理解了高频交流电的特性,以及它的发明对人类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性。李永乐老师是广大网友熟悉的数学老师,但很少有人会提及他其实是毕业于北大物理系的高材生。

科学家跨界演绎经典实验,“抖音科学夜”吸引520万人次观看

  抖音非遗手工创作者江寻千与李永乐老师共同完成闪电浴缸实验

  另一个跨界合作的实验节目,是国乐演奏者方锦龙和同济退休教授“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合奏《十面埋伏》。合奏之前,方锦龙先以“无弦琴”特雷门琴独奏了一段非遗民歌《小河淌水》。特雷门琴是一百多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利夫·特雷门发明,经吴姥姥科普,特雷门琴发声的原理,原来是靠上下两根天线感知人体的距离,以距离控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音量。科普结束后,吴姥姥还带了从福建科技馆借来的“无皮鼓”,另一个靠感知人体而发出声音的乐器,与方锦龙合奏了一曲《十面埋伏》。73岁的吴於人教授通过脑洞大开的物理实验,吸引514万人在线听课,是众多网友喜爱的“科学姥姥”。

  此外,还有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博士与相声演员李然合作,以趣味故事串联火焰掌、液氮玫瑰等多个抖音热门化学实验。酷炫声光电实验,传播背后科学原理的同时,也向广大网友展现科学之美。

  趣味演讲传递科学精神,科学家回应网友最关心的科普问题

  除了趣味实验,现场演示人类4亿年前的祖先、与自己的数字分身对话等,多位科学家带来的趣味演讲,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兴趣。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卢静,是广大抖音网友熟悉的“老朋友”。2019年她曾用鸡骨头拼出了一只恐龙骨架,视频发布在抖音号“玩骨头的卢老师”上,点赞迅速超过百万,卢静的科普视频也由此受到更多人关注。此前她也曾因“人类的祖先是鱼”等话题频频登上抖音热榜,此次她带来的演讲则是围绕另一位著名古人类学家张弥曼的“化石磨片法”研究展开。张弥曼将一颗3厘米的鱼骨化石磨成了500片,最终确定了人类的起源为肺鱼型类。但原先的磨片法对化石的磨损是不可逆的,在卢静和她的团队努力下,目前已经可以靠CT技术更精准地探测鱼骨化石的内部结构,并借助3D复原技术复原古生物,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4亿年前的世界。

科学家跨界演绎经典实验,“抖音科学夜”吸引520万人次观看

  卢静研究员在现场展示4亿年前的古鱼类化石

  作为《流浪地球》首席科学家、“图丫丫”的设计者,王元卓在现场带来了自己的“数字分身”。主持人询问抖音网友最关心的“人类能否被AI所取代”时,王元卓打趣道:“把AI的电源拔了就行”。实际这句话背后也有一定科学原理,王元卓进一步解释,原来AI大模型的运转需要大量算力的支持,AI取代人类之前,确实也需要获取足够的电量。集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科普,也是他作为抖音科普创作者的特质。

  目前抖音已有超过30万名像卢静、王元卓一样的知识创作者,其中包括8位两院院士在抖音日常更新科普视频,超过400位教授入驻。《2024抖音自然科学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超过56亿人次在抖音上搜索“为什么”,超过77.3亿人次在抖音点赞自然科学内容。2024年以来,相关内容投稿量同比增长169%。越来越多人,把抖音当作一个学习科普知识的APP。

科学家跨界演绎经典实验,“抖音科学夜”吸引520万人次观看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平台都非常注重科普知识内容的扶持,持续邀约院士、科学家入驻平台,“抖音科学夜”是丰富科普内容的一次尝试。希望未来能够用更加多元的形式,回应网友对于科学的好奇心,也将持续与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展开合作,生产更多优质的自然科学内容,助力科普传播。(刘锐)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