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信用让生活更美好,如何“诚”风破浪?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信用让生活更美好,如何“诚”风破浪?

来源:光明网2024-06-12 16:29

  在第17个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到来之际,跟随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化建设先行者——浪潮数字商业的脚步,了解“信用记录关爱日”的由来,以及信用为幸福生活加码、为企业发展赋能的重大作用。

  信用记录关爱日的由来

  为提高公众对信用的重视程度,普及信用知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2008年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个人“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

  当前,信用记录关爱日的范畴也不再局限于个人,拓展到政府、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类主体,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事记

  2003年,国务院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建立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

  2008年,改为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重点进行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服务;同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个人“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

  201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由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双牵头部门,协调各部委共同推进。

  2014年6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颁布实施,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重点提升信用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统筹推进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关爱信用记录 共享美好生活

  在全国各地,浪潮数字商业打造的数百个“信用+”场景让企业经营和百姓生活日益便利,助力社会诚信意识不断提高。

  信用让生活更美好,如何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浪潮数字商业建议,个人要建立良好信用的意识,坚持按时足额还款,定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及时解决不良记录;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系统,积极建立属于自己的信用档案,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价值观的首要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通过制定企业信用准则,加强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教育,把“诚信”转化为全体职工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动,营造“一诺千金,有诺必践”的诚信氛围。(科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银川:城在湖中城愈美

  • 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2024-06-18 10:02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2024-06-18 10:00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2024-06-18 09:58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2024-06-18 09:57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
2024-06-18 09:55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