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守护布达拉宫“不老容颜”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技守护布达拉宫“不老容颜”

来源:科技日报2024-06-13 09:16

  ◎记者 杨宇航 通讯员 陈天赐

  坐落在西藏拉萨市区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是西藏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宫殿,一说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另一说为,作为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的王宫而建。迄今,这座红白相间的藏式宫殿悄然屹立1300年。目睹过布达拉宫的人,无不为这座雄伟的藏式建筑所震撼。

  不久前,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布达拉宫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克隆版”精准还原每一处细节

  布达拉宫内珍藏着大量珍贵的佛像、壁画、唐卡等文物。如今,布达拉宫的保护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数字化等技术为布达拉宫建筑和文物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布达拉宫管理处数字中心负责人达娃欧珠,自2005年起便致力于布达拉宫的数字化保护事业。他深知传统的人工记录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全面、精准地保留文物“不老容颜”。于是,他带领团队深入探索数字化技术,以期实现对布达拉宫的全面、精细记录。

  但在给整个宫殿进行数字化建模时,他们遇到了难题。达娃欧珠介绍,布达拉宫建筑结构复杂,内部陈设众多,墙体自下而上成梯形,测绘难度极大。最大的难题就是“地垄”,这是山体建筑在修建时砌筑起来用于支撑的地基。因为年代久远,宫殿里的地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厘清。

  经过无数次尝试与修正后,借助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多视角影像重建等技术,他们完成了全面、细致的测绘工作,成功构建了布达拉宫完整的数字模型。

  “这一数字模型,不仅精准地还原了布达拉宫的每一处细节,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文物的损伤。”达娃欧珠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努力,达娃欧珠还带领团队成功运用高清相机、图像处理等先进设备,对布达拉宫内的壁画进行了精细入微的数字化记录,让每一幅壁画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得以永久保存。

  筑起千年古建安全防线

  布达拉宫是一座土木石结构的古建筑,建筑年代久远,耐火等级低,且殿内存放着唐卡、经书等诸多易燃文物。

  为了应对火灾风险,近年来,布达拉宫不断引进科技手段,加强安全防护工作。如今,一套智能化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在布达拉宫应用。

  “这套系统利用先进的感应设备和算法,能够实时监测宫殿内的火情动态,并在发现火源时立即启动报警机制。”布达拉宫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不仅提高了火灾应对的及时性,也有效保障了宫殿的安全。

  除此之外,布达拉宫还引入了智慧用电与能耗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电气安全的精细化管理。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路运行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宫殿的电气系统稳定运行。

  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布达拉宫同样借助了科技的力量。该负责人介绍,通过布置地震、雷电等传感器设备,宫殿能够随时处置警情,并为工作人员了解灾害强度提供精准数据,以便他们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该负责人表示,布达拉宫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不断探索新的保护手段和方法,让科技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赋能。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院士教你选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2024-06-20 10:39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2024-06-20 10:38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2024-06-20 10:37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06-20 10:36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4-06-20 10:34
为了解类星体在再电离时代所扮演的确切角色,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和分析遥远的类星体。
2024-06-19 10:05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06-19 10:03
世上是否存在“无摩擦”的冰?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王恩哥院士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给出了肯定答案。
2024-06-19 05:20
18日,国家卫健委就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
2024-06-19 05:20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2024-06-18 10:02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2024-06-18 10:00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2024-06-18 09:58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2024-06-18 09:57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
2024-06-18 09:55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