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聚焦用户体验优化电商服务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聚焦用户体验优化电商服务

来源:经济日报2024-06-25 09:54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零售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和购买力同步增长,这为电商平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自今年5月下旬开始,各大电商平台陆续宣布进入“大促模式”,通过取消“预售制”等优惠政策和创新服务,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参与。“618”大促则助力电商市场消费持续升温,不断增长的消费数据显示出强大的底气和信心。

  各大电商平台在大促第一周期的日活跃用户数均值,较去年有明显提升,成交额增速呈现明显增长,全域消费需求强劲。大促成绩单的取得,既是基于消费市场回暖升温的大背景,也得益于电商平台对“用户为先”理念的回归,通过优惠简化、取消预售制、促销常态化等政策,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购物体验。在用户日益追求高效、便捷消费体验的当下,电商平台要巩固已取得的成效并不断突破,应在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创新服务模式和消费场景等方面持续用力。

  优化便捷购物模式,提升用户消费体验。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平台间竞争加剧,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成为电商平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传统销售模式下,预售模式可以让商家根据实际预订量进行生产,有效降低库存风险,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同时,预售制也因预售商品不保价、承诺赠品不兑现、“尾款”涨价不诚信、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等问题饱受诟病。取消预售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现货商品,极大地简化购物流程,符合消费者追求便捷、高效购物体验的需求。平台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强化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压力、提高资金周转率,加大对全程客服和物流系统的投入力度,探索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新的利益平衡点,把服务核心从商家转向用户,把服务模式从复杂转向简捷,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营造更加便捷、高效、愉悦的购物体验。

  充分理解消费需求,实现价格品质平衡。在保持低价的同时,确保商品的高质量,成为电商平台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越来越理性,价格和品质成为最受关注的要素。调查数据显示,近94%的消费者选择高质价比商品,而高质量商品的选择比例也达到了90.72%。电商平台需要深入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提供符合其期望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供应链优化是实现低价高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手段,电商平台可以降低物流和库存成本,从而在价格上具备竞争力。另外,提高运营效率是实现价格和品质平衡的关键,这需要加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的运用,精准预测电商平台市场需求,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减少浪费和成本。

  创新智能化消费场景,营造沉浸式购物体验。随着5G、AI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以直播销售为代表的场景式销售模式正成为推动电商市场消费的新增长点。电商平台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丰富了消费内容,还为消费者传递了更专业的知识,这种“内容+电商”的模式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增强了对商品的理解和信任,同时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购物行为和偏好,电商平台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这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还增强了平台的用户黏性。此外,通过智能化支持,有助于优化商品展示和搜索功能,不断提升电商平台在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提供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服务,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刘志松)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网络法治30年,这些热词与大家息息相关

  • 古蜀文明宝藏“组团”进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