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将于11月在深圳举行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将于11月在深圳举行

来源:光明网2024-06-25 17:07

  近日,记者从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组委会获悉,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将于2024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举行。这场有着“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的高科技盛宴,展览总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共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展,专业观众预计达50万人次。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将于11月在深圳举行

往届高交会

  本届展会上,深圳市政府将联合有关部门特别设置国之重器重大装备展,突出展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领域明星方阵,发布国之重器最新科技成果。

  重大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经济的心脏,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一批标志性重大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自主创新亮点频现。天宫、神舟、嫦娥等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向全球用户开通服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全球领先,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千吨级加氢反应器和大型丁辛醇换热器等石化装备居于世界前列……重大装备企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要义的新质生产力步伐不断加快,为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强劲支撑力与推动力。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将于11月在深圳举行

往届高交会

  据介绍,高交会国之重器重大装备展将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代表我国科技重器最高水平、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参展参会,着重展现我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等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围绕具有技术集中度和含量高、系统成套复杂、附加值高、带动性大等特点的重大装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事关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国之重器重大装备展将成为本届高交会最大亮点之一。”高交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亮相本届高交会的重大技术装备主要包括航空航天装备、海工与船舶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半导体集成电路高技术装备、电力装备、石油化工装备、矿山冶金装备、工程机械装备、高端工业母机、电子信息大数据智能技术装备、智慧农业装备、高端医疗生物科技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特种装备等。

  据悉,本届高交会还将举行高端会议、行业论坛、投融资对接等百余场配套活动,展示发布近万个项目成果,在未来科技、国之重器、科技巨头产业链、专精特新及新质生产力、新材料、生物科技与医疗、低空经济与空天、半导体显示与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能源产业、高科技农业、轨道交通等多个专业领域全方位宣传中国与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肖春芳)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阿根廷向中国返还14件文物艺术品

  • 黑龙江:育良种 强“根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据介绍,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分别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木星系探测任务。
2024-06-28 10:2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