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下一站“风口” ,浪潮网络有备而来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AI下一站“风口” ,浪潮网络有备而来

来源:光明网2024-06-28 16:51

  因AI大模型引爆的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加速我国智能化产业以及产业智能化两个领域的创新速度,进一步激发了人工智能市场需求的增长。据IDC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6%。

  面对AI大模型对社会、经济以及产业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总经理孙波在“浪潮网络2024新品发布暨合作伙伴大会”上,发表了《智云边·致新机》的主题演讲,向业界专家、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分享了浪潮网络对人工智能当下发展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AI下一站“风口” ,浪潮网络有备而来

总经理 孙波

  人工智能市场的发展,有赖于算力基础设施的支撑。而边缘智能在降低时延、提高数据隐私、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有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交通、医疗、零售、农业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同时,随着推理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人工智能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巨量化算力需求,对于原有的云中心网络及边缘网络基础平台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AI创新应用不断涌现 催生全新网络需求

  当下,AI大模型正在训练和推理上,为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不断“蓄能”。

  在模型训练领域,AI大模型所拥有的参数、消耗的算力,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具备通用、泛化能力的大模型不断涌现。同时,AI大模型也更加“专注”,即基于通用大模型经过微调得到的行业大模型,进而形成的垂直大模型,正在成为AI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亮点。

  在模型部署领域,AI大模型部署方式已经形成了“云中心训练、边缘轻量化推理”的新范式,打造出各类AI创新场景。AI大模型通过部署在边缘设备上,实现了快速响应和低延迟的AI推理,同时降低了对数据中心资源的依赖。

  “云边协同”的AI大模型训练中心、边缘推理的应用模式,点燃了全新的网络市场需求。而针对AI大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浪潮网络认为,AI大模型的下一步增长热点将会向推理应用创新迈进。AI大模型的“推理应用创新”,必将成为AI产业下一步发展的焦点。

  若要全方位满足AI大模型向“推理应用创新”的推进需求,无论是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高性能云中心网络,还是位居边缘侧的边缘网络设施,都需要面临由AI技术高速迭代,以及创新应用所引发的诸多挑战。

  高性能云中心网络再升级 开创智算网络新格局

  在面对AI对云中心网络提出的,超大规模、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超强可靠,以及自动化的部署需求时,原有的传统网络架构已显疲软。

  孙波总指出,打造具备开放、智能、融合的智算网络,已经成为高性能云中心网络平台发展的必须。浪潮网络在业界率先推出的,由智能云引擎ICE和单芯片交换机构建的——数据中心即交换机方案(DCN as a Switch),打破了传统物理机框的限制,充分释放网络基础平台的潜能。

  浪潮网络数据中心即交换机方案(DCN as a Switch),采用“开放、智能、融合”的设计理念,可以为用户构建按需扩展、简单易用的网络基础平台。其优势如下:在高速率方面,方案支持400G网络,并满足向800G、1.6T带宽的演进需求;可靠性上,支持多条链路的负载均衡,任意链路出现故障,不影响集群运行;灵活组网方面,通过灵活的组合与配置方式,支持构建上万、上十万节点的组网规模;此外,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可以实现CLOS架构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管控运维。

  深度聚焦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需求,浪潮网络发布了“元脉™全栈AI网络方案”。该方案由智算网络自动化平台、AI计算网、存储网、管理网四部分组成,而32/64/128口400G高性能云中心交换机CN9408H 、CN9500-64D、CN9500-128D、以及自动化管控分析平台ICE等新品也在发布之列。其中,自动化管控分析平台ICE,能够降低AI集群部署时间近50%,同时基于无损以太网技术可节约网络成本25%。

  多模态边缘网络 推动边缘智能发展

  AI大模型的应用创新,将越来越多的推理行为部署在边缘侧,要求边缘网络具备支持多类终端、兼容多种协议、支撑多样数据,以及智能化部署的能力。单一模式的组网方式已经难以胜任,边缘网络只有向“多模态”的触角延伸,才能满足边缘智能创新的需求。

  在多模态边缘网络布局上,浪潮网络目前已拥有涵盖有线、无线、PON、SD-WAN等多种类的接入能力,同时也支持Zigbee、LoRa等IoT终端接入,可以为用户打造具备低延迟、实时可靠的边缘网络基础平台。

  而面对边缘网络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浪潮网络可以提供全面的多模态边缘网络产品,包括网络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以及光网络、无线网络、边界安全等众多领域,完美满足校园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场景下的网络应用需求。

  与伙伴“融合”发力 打造“AI+生态”新范式

  伴随智能化应用场景的日渐丰富,只有与合作伙伴融合创新,才能实现协同发展。孙波总提到,浪潮网络一方面将会持续精耕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助力合作伙伴落地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另一方面,也将践行全新的渠道策略,即“元脉启航”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AI+应用”的融合创新。

  在“元脉启航”计划中,浪潮网络将以“智联接架桥梁 博新机创辉煌”为目标,助力合作伙伴深耕“AI+应用”市场,与合作伙伴一道实现“全面拓新、能力提升”。未来,浪潮网络也将持续增强在“云边协同智慧网络”方面的能力,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和把握网络领域的新机遇,助推百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小珂)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