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乘风AI,AWE2025“屏”实力开启智慧生活新窗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乘风AI,AWE2025“屏”实力开启智慧生活新窗

来源:光明网2024-11-13 10:19

  一块显示屏,蕴藏大市场。在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时代,大到客厅电视、户外大屏,小到智能手表、手机终端,乃至家庭场景中的冰箱、洗衣机、空调、油烟机、洗地机.......屏幕无处不在,新型显示技术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为智慧家庭美好生活勾勒出一幅幅生动、便捷且充满未来感的画卷。

  显示技术革新,屏幕无处不在

  20世纪以来,显示技术经历了不断革新,从笨重的阴极射线管到轻薄的平板显示器,从黑白到彩色,从大间距到微间距,从标清到8K超高清......发展到如今,技术迭代下屏幕显示已经渗透到到我们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

乘风AI,AWE2025“屏”实力开启智慧生活新窗

  大屏如智能电视,作为客厅娱乐的绝对核心,凭借其大屏幕尺寸和卓越画质表现,重新定义家庭观影的标准。如今年AWE上海信展出110英寸Mini LED电视110UX,峰值亮度突破10000nits,色域达到行业最高的90%BT,带来更加绚丽的视觉体验。获得艾普兰金奖的TCL QD-Mini LED电视X11H,凭借14112级分区和6500nits峰值亮度,带来了典藏级影像。三星Neo QLED 8K电视通过8K AI影像增强Pro技术,经典老电影的细节都可以被细腻还原。创维壁纸电视实现机身和墙面更完美的贴合,更省空间,入眼仿佛在看一幅画卷。

乘风AI,AWE2025“屏”实力开启智慧生活新窗

  小屏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其便携性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成为了我们连接世界的窗口。无论是社交、购物、支付还是远程控制家电,都展现出了其无可替代的便利性。当然,在家庭生活中,小屏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它们还嵌入到冰箱、洗衣机、空调、吸油烟机甚至清洁电器等各类家电产品中,作为智能控制中心,让家居生活更加便捷与智能化。以冰箱为例,如海尔、容声、美菱、博西家电、云米、LG等品牌的智能冰箱,通常配备了一块触控屏幕,用户可以通过屏幕查看冰箱内的食物存储情况、调节温度、设置保鲜模式等;一些高端冰箱甚至还能通过屏幕显示菜谱、播放音乐或视频,让厨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乘风AI,AWE2025“屏”实力开启智慧生活新窗

  还有洗衣机上的小屏,让洗涤程序选择更加直观便捷,一键启动,智慧洗涤尽在掌握;空调小屏,让温度调控随心所欲,智能模式带来四季如春的舒适体验;油烟机小屏,让厨房油烟无处遁形,智能风速调节,烹饪由此变得更加健康愉悦。洗地机、扫地机上的小屏,更是将智能清洁理念发挥到极致,精准导航、智能规划,让家居清洁变得轻松高效......

  “所有的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输入和输出两大关键环节,其中输出的主要方式就是显示。在互联网时代,显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面板显示行业人士如此表示。随着屏幕显示屏深入家庭生活的多个角落,细分市场不断涌现,也为智慧家庭生活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大屏小屏联动 打造智慧家居生态

  可以看到,各类家电,无论是黑电、白电、厨电还是生活电器,其功能技术的演进革新,都或多或少闪耀着屏幕显示技术的光芒;各类企业,从华为、小米到海信、TCL、长虹、创维、康佳,再到海尔、格力、奥克斯、方太、老板等的智能家居场景化应用背后,同样离不开屏幕显示技术的支撑。

  与此同时,也需清醒的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智慧家居生活,仅靠单一家电孤立的屏幕显示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各类家电互联互通,大屏与小屏深度融合联动,并结合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才是构建智慧家居生态的关键所在。正如显示行业龙头BOE(京东方)一直践行的“屏之物联”概念,通过集成屏更多功能,衍生屏更多形态,将屏植入更多场景,打造出“屏即平台、屏即系统”的产业生态,方能为智慧家居生态打开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乘风AI,AWE2025“屏”实力开启智慧生活新窗

  AI技术赋能下,大屏与小屏的融合联动,体现在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上。大屏可以作为家庭信息中心,展示整体家居环境的状态,,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华为智慧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不仅具备1080P高清视频通话、AI健身、一碰投屏等功能,更通过鸿蒙OS系统,实现了与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缝连接,成为家庭智慧交互中心、跨屏体验中心、IoT控制中心、影音娱乐中心。小屏则可以在各个家电设备上提供具体的操作界面和详细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烟机等小屏设备远程控制大屏电视,也可以通过大屏电视查看小屏设备连接的家电运行情况。

  随着AI技术与算法的持续精进,大屏小屏的深度融合与联动也将引领家电设备迈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例如,当用户在客厅观看电视时,空调可以自动调整到适宜的温度;当用户进入厨房准备烹饪时,油烟机和灯光可以自动开启,这种智能化的家居联动,不仅提升了生活的便捷性,更让家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智慧与温馨。

乘风AI,AWE2025“屏”实力开启智慧生活新窗

  大屏与小屏携手联动,在AI的助力之下打造智慧家居生态,这无疑是未来家电行业前行的既定方向。目前,全球三大消费电子展之一AWE2025已经正式启动,以“AI科技、AI生活”为主题的AWE2025将于2025年3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届时,各类屏幕显示联动构建的智慧家庭精彩场景将悉数亮相,全方位展现科技改变生活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科技盛宴,见证智慧家居新时代的到来。(黄晴)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