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12月26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工作会和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多位高校校长在会上分享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都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科技成果转化的“东风”从哪里来?校长们坦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艰难而伟大的事业,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智慧,还要进一步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为“融合”铺平道路。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而融合的基础,就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指出,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要有“从0到1”的创新和改革,要让师生投身原始创新,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特别是有价值的成果。“没有‘从0到1’的创新,科技创新的动能就难以为继。”丁奎岭强调。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和丁奎岭想法一样。他强调,高校必须勇担基础研究主力军角色。西安交通大学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基础学科专项科技计划,持续支持前沿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学校还强化教育部前沿科学技术学科交叉中心建设,建立多学科间的强交叉、广交叉与深交叉,在战略必争领域建设学科交叉科创平台。
高校还要给出好政策,真正鼓励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
丁奎岭表示,要破除高校科研和创业的“零和博弈”认知。在他看来,创业和科研,是“1+1>2”的效果。“我们要做好价值引领,让师生把‘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事’作为追求。同时,也要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让产业界来支持高校培养一批优秀的师生,形成价值闭环,最终实现创业与科研的双循环、双丰收。”丁奎岭呼吁。
为了更好释放科技成果转化动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成果转化职称评审序列,单独投放指标;支持科研人员保留3年人事关系离岗创业,赋予科技成果使用权,创办科技型企业及产生的成果可作为岗位聘任、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张新亮说,近两年,有110人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可选业绩条件并晋升职称,其中4人晋升正高职称。
高校自身做足准备后,还要和企业“双向奔赴”。
西安交通大学鼓励校企联合设立基础研究基金,联合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学校与企业共同设立基础研究专项,让企业也从事探索性、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也就是说,企业和高校一块出题,一块答题。
张立群还特别呼吁,可以设立校企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发企业应用基础研究活力,凝聚服务国家战略合力。
但校企合作,确实不简单。
双方考核评价导向不同、核心诉求不同;高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不畅,还需进一步破除传统的“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合作模式;校企融合的管理运行机制还需健全……
“企业主导什么,怎么主导;校企融合什么,在哪融合,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张立群说。
校地合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
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杜江峰说,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驱动的转化,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的重要一种。他认为,校地研究机构必然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最紧密的机构,必然采用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孵化的“一体化”创新模式。浙江大学的校地法人研究院已经协助政府引进企业176家,产值达到45.32亿元。
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还有一支特别的办公队伍——政府派出的由25人组成的工作专班。“他们在校办公,牵头深化校企联系,挖掘投资意向,推动产业落地,强化人才服务。”张立群说,这种深度合作在全国高校中都属少见。(记者张盖伦)
(科技日报南京12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