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视点丨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何时能进入日常生活?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华视点丨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何时能进入日常生活?

来源:新华网2025-02-11 09:44

  在央视乙巳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一组人形机器人和舞者合作完成的舞蹈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和热议。

  2月5日,新春开工首日,湖北10个型号的“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在武汉市洪山礼堂前集中亮相。当天,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机器人还现场作了一副贺联,上联是“智领荆楚春潮涌 人机共绘新画卷”,下联是“势起中部气象宏 山河同谱振兴篇”,横批为“智启新篇”。

  尽管不少人还感到陌生,但越来越“聪明”的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

  从商用服务到智能制造,从陪伴老人到理货看店……人形机器人制造在“加速跑”,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人形机器人火了

  在央视春晚演出的人形机器人来自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该款人形机器人2023年首次在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露脸”,在工程师的调教下学会了跑、跳甚至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终于在今年登上了春晚舞台。

  人形机器人又称类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通常具有头部、躯干、双臂双腿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尽可能接近人类,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

  如今,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新的“风口”。

  2024年6月26日,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智园的优必选总部,工作人员对人形机器人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今年北京市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一会一赛”,“一会”是指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一赛”是指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  

  在资本市场上,随着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关注度的提升,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概念走出一波强势行情,不少市场人士表达了对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看好。

  与此同时,不少全球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加大投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计划今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 

  据深圳新战略传媒有限公司产研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已超160家,其中中国企业超过60家,是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缘何走热?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人形机器人价格不菲,售价在10万元以上,高的甚至超50万元。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市场营销负责人姚淇元说,公司推出的SE01人形机器人主打高性价比,规模化后目标售价约为2万至3万美元,以定制化工业和家庭场景为主要嵌入重心。

  不少人认为,人形机器人功能有限、价格昂贵,为何相关产业布局不断加速?

  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走热,跟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等因素密不可分。

  从技术方面,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进步,使得人形机器人在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等方面能力显著增强。硬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等能力上得到提升。

  去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旗下GALBOT G1通用人形机器人听到语音指令后,从货架上拣选商品,并精准递交到顾客手上。该款机器人有望在无人药店、商超等商业化场景中得到初步商用。

  “在人形机器人技术稳定后,人能干的很多事情它都能干,想象空间很大。”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说。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夸父”人形机器人(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洪泽华摄

  从市场需求看,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使得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得到大大拓展。  

  用空气炸锅炸薯条、制作沙拉汉堡、做咖啡、短暂哄娃、叠衣服……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这些场景,让人们看到人形机器人走入日常生活的更多可能。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说,技术成熟后,人形机器人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方面具有显著潜力,尤其是在提供日常辅助、健康监测和情感陪伴等方面。“人形机器人将成为老年人退休生活的优质伴侣。除了照顾日常饮食起居和康养管理,更重要的是在情感陪伴上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  

  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也成为引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2024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人形机器人排在“创新标志性产品”专栏第一位。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也提出,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未来趋势如何

  “未来,优必选非常看好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领域继续落地应用。预计人形机器人将来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每一个家庭的必需品。”谭旻说。

  冷晓琨认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应用最大的意义在于,企业不需要为机械化改造产线。“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工厂场景仍有大量环节依赖人工,无法用工业机器人解决。人形机器人可1:1适配现有生产线,不需要改造即可上岗。”

  中泰证券发布的一份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已在家庭服务、商场接待、柔性制造等多领域开展试验性应用。从长期来看,仅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就有约34万台人形机器人的潜在需求。

  在比亚迪汽车工厂,优必选Walker S1第一阶段实训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效率提升了一倍,稳定性提升了30%;相关优化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具备规模化交付条件。

  不过,在工厂环节,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只有少部分先进工厂开始探索在某些工作流程中使用,要实现大规模替代人还为时尚早。

  业内人士预计,人形机器人更多走进产线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而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高度复杂,如何攻克技术瓶颈并合理控制成本,成为人形机器人能否量产和大规模替代人的关键。

  在制造成本方面,目前每家企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呈现出高度的定制化倾向,缺乏真正通用的零部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在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正调试人形机器人部件(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洪泽华摄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哪些场景,首先要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目前这方面尚未完全成熟,人形机器人更适合那些容错率较高的场合。

  姚淇元建议,尽快完善人形机器人的相关标准,不断开放应用场景,让人形机器人“先应用起来”。

  “相比国外,中国有着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有助于人形机器人进行充分训练。期待政策、技术、需求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冷晓琨说。

  有人担心:将来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会否导致失业潮?受访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在简单、重复性强的工作岗位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些岗位将来确实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但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由此催生许多新岗位。(记者马晓澄、洪泽华)

[ 责编:田新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开幕

  • 直击承德六道河镇救援现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