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系目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系目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17 02:15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光明日报讯(记者齐芳、冯家照、高建进)演化生物学者们认为,鸟类最早出现于侏罗纪,并且在侏罗纪发生了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人类发现的最原始的鸟类化石,就是生活在侏罗纪的始祖鸟。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始祖鸟可能并不是鸟,而是恐龙。那么,侏罗纪有没有鸟类?鸟类究竟何时起源?我国古生物学家最新发现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给出了答案:它是目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将鸟类起源的时间推进到中侏罗世晚期(距今1.72亿至1.64亿年)。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周忠和,携手福建地质调查研究院共同完成,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王敏介绍,2023年11月,在位于我国福建的政和动物群,研究者们在野外发现了一块仅有部分肩带骨骼暴露的化石。经过长达一年的室内修复和研究分析,这个体重大约150克、披着艳丽的羽毛、生活在沼泽等湿润环境的小动物展露人前。“我们确定该化石属于鸟类,并将其命名为‘政和八闽鸟’。”王敏说。

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系目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

  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新华社发(古脊椎所供图)

  政和八闽鸟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的尾巴由一个短小的尾综骨构成。王敏解释,在漫长的演化中,鸟类不仅尾椎数目减少,最后几枚尾椎还愈合成一个名为尾综骨的结构,“它的出现,对鸟类身体重心前移、后肢和尾骨的独立运动,以及飞行能力的完善至关重要。可以说,愈合的尾综骨是构成现代鸟类体型的基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星介绍,包括始祖鸟、近鸟龙类等“潜在的侏罗纪鸟类”,仍然具有和恐龙一样的长尾骨,“这也是我认为始祖鸟可能不是鸟,而是恐龙的原因之一”。而政和八闽鸟的发现,证明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这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

  除发现政和八闽鸟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个单独保存的叉骨。研究结果显示,该叉骨与白垩纪的今鸟型类非常相似(最早的今鸟型类出现于1.3亿年前),明显区别于政和八闽鸟,以及其他侏罗纪鸟类和恐龙。该叉骨的发现证实了至少两种鸟类生活在政和动物群,如果该叉骨的确属于今鸟型类,那么鸟类起源的时间将会进一步提前。

  周忠和说:“古生物研究帮助我们复建地球生命演化的轨迹。同时,我们也在开展更多地质、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协同演化的奥秘,为地球的未来发展给出更多展望。”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7日 08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艺术和技术的高度合一。而《哪吒2》在本土先进动漫制作技术的托举之下,实现了这种合一。它的成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电影科技硬实力的并肩胜出和双重出圈,昭示着文化与科技碰撞产生的巨大张力。
2025-02-17 10: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