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杭州“AI创新之城”崛起的创新启示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杭州“AI创新之城”崛起的创新启示

来源:光明网2025-02-23 09:14

  2025年初,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的靓眼表现使得杭州的创新转型之路成为全国的典型。以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以出色的创新迅速跃升到相关行业的世界前沿。从底层架构到终端应用,杭州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建立起自己的创新生态体系。这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什么是杭州的创新启示?

  这一转型成效的背后,是多重优势的协同发力:政策环境、产业生态、创业支持及文化基因。

  一、杭州创新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一以贯之”的创新政策延续与勇于担当的干部团队

  一些地方政策往往因主官更替受到影响 ,而杭州市自2003年“八八政策”提出以来,20多年来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一位浙商感慨道:“杭州创新的崛起,是二十多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和产业转型的结果。历届领导始终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前行,坚持营造创新的文化和环境,使得杭州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

  此外,杭州市的各级干部队伍,从高层领导到中基层干部,普遍展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担当精神。在视野格局方面,他们对于刚冒头的新兴技术和创新理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不仅关注当下发展,更能放眼长远;不局限于制造业领域,更能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脉搏。在责任担当方面,各级干部能够超越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行业发展和地方建设为重,展现出勇于担当、敢于决策的魄力。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早在2015年底就出台了《关于建立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通过制度创新为干部担当作为提供保障,在全市营造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为干部队伍敢闯敢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形成“算法-数据-场景”的全产业链生态

  从杭州AI产业“六小龙”的产业布局来看,既有专注于底层大模型研发的DeepSeek,也有深耕脑机接口领域的强脑科技,还包括在机器人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云深处科技和宇树科技等。宇树科技还具备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的全栈自研能力,能够自主研发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机器人的关键核心零部件。这一产业格局充分体现了杭州市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的"全产业链"战略思维,已形成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算法-数据-场景”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三)构建青年的向往之城

  自G20杭州峰会以后,杭州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人口净增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杭州市的人才政策如同跨越地域与领域的“引力波”,以强劲的吸引力汇聚、吸纳并成就全国乃至全球英才。杭州政策精准回应人才“安居乐业”的本质需求,以灵活、贴心、充满诚意的特点,全力支持人才在杭州安定生活,自由成长,卓越成就。同时,杭州强化人才培养,畅通成长路径。深化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大力推进多层次人才与团队引育体系,激发企业用人活力,同时拓展国际人才合作,为人才提供多元发展路径和广阔舞台,实现“人-财-物-智识”的全方位支撑,精准对标人才成长需求,助力人才自由发展。此外,杭州营造尊重人才的创新氛围,助力卓越成就。杭州市不仅以政策支持人才发展,更以政府引导、社会共建的方式,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人才获得真正的尊重与认可。这份持之以恒的尊重文化与灵活贴心,“诚意满满”的人才政策,使杭州成为一座令天下英才心之所向的“梦想之城”。

  (四)开放包容的创业文化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浙商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这种守正创新精神也正在滋养新一代的浙商。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民族主义情绪抬头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对支持国际初创企业持谨慎态度,顾虑政治风险。然而,杭州以其开放的胸襟和国际化视野,独树一帜地推出了一系列更具包容性的政策,成功吸引了大量国际顶尖人才和领先的初创企业。通过精准的小规模资金支持,杭州着力培育未来国际龙头企业的成长土壤,构建了一个兼具包容性与前瞻性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杭州“AI创新之城”崛起的启示

  第一,初创企业、民营经济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力量。虽然大企业、大机构的有组织的大规模创新在实现路径已知的既定目标的时候会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但是不可计划的颠覆性创新,往往是在百花齐放的自由探索中涌现。小团队、小机构灵活、自由的创新创业是颠覆性创新的有效源泉和载体。

  浙江坚持改革开放、创新转型,历届领导继承和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连续且稳定的政策引领塑造了充满生机的创新环境和土壤,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这样的宏观背景给杭州模式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环境。

  第二,开放、耐心和宽容的“园丁”型有为政府是杭州模式区别于其他强市场导向型模式的另一个特征。杭州既不依靠产业政策选择赢者,也不把科创企业完全丢给市场。

  杭州模式不同于产业政策扶持产业产能发展的合肥模式、江苏模式。产业政策扶持的是产业能力,而不是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的冠军是自由探索的先行者。在这一点上,杭州和深圳的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都涌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这是其他以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模式所不具备的。

  第三,尊重知识,服务青年、汇聚人才。依托厚重的文化积淀,杭州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离知识更近,而不是离钱更近”。杭州爱护缺乏市场能力的知识分子和科技型创新创业人才,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把工作做到心里。这里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给予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是杭州区别于深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第四,有知识、有情怀的干部队伍。长三角优越的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条件 ,不仅培养了一批聪明且富有追求的科技创新人才,也培育了一批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地方官员。他们对新技术、新思想具有理解力和想象力,能够作出前瞻性的判断。同时其中不少人有担当,有情怀,能够真正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的得失之上,冒风险支持利国利民的创新项目。这也是杭州区别于某些地区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第五,内外兼容的开放格局。杭州科技能力的崛起只是一个开头,而不是终局。杭州的后劲和潜力不仅来源于本土的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人民苦干、敢闯的“四千精神”。 不同于以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为招商引资目标的北京、上海,杭州积极吸引和支持国际初创企业,以小投资吸引高技术、高增长的未来黑马。不论是这些国际初创企业的直接效应还是知识的溢出和激发效应,都会为杭州在新的数智时代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储备潜在新势力。

  第六,未来十年将是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十年。杭州在软硬结合上提前布局,初具成效。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前提下,应该积极合理关注和布局。

  课题负责人:傅晓岚,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牛津智能科技(杭州)创始人

  课题组成员:叶逗逗、谯茜月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