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据《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10.5万亿元大关,其中海洋新兴产业以7.2%的增速成为核心增长极。
在全球海洋经济格局变化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不仅展现了量的突破,更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质变轨迹。对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对公报内容进行了解读。
向深蓝进发:海洋领域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突破
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最大钻探深度达11000米。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开拓二号”在西太平洋完成4000米级海试,成功采集多金属结壳与结核样本,攻克了深海复杂地形高机动行进、智能精细控制等技术。我国自主研发的“璇玑”钻井系统第二代旋转导向在南海首次应用,标志着我国高端油气钻井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
融合发展:海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在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领域,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积极打造以产业化为目标的创新平台。在海洋工程技术、深水油气装备、深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央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成立创新联合体,有力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数智革命:传统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我国首个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海鹰AI发布,首个渔业大模型范蠡大模型1.0发布,推动渔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提档加速。首个海上智能钻采平台惠州26-6完成安装,首个自主研发的海洋油气完井工具“智慧工厂”建成投产,加速海洋油气产业智能化转型。高技术船舶制造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修载比达0.43,创历史新高。首个船舶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DMS 5.0正式上线,“象群”系列智能涂装机器人正式“上岗”,海洋船舶工业数智化发展成效显著。
构筑未来优势: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
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海洋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效果不断显现。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在广东珠海实现稳定产氢,我国首台超100千瓦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华清号”成功下水,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累计并网发电量超450万千瓦时。我国构建超4.31万个海洋微生物基因组和24.58亿条基因序列的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抗乙肝病毒新药LY102获临床准入,全球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药物“注射用BG136”顺利完成一期临床试验,“蓝色药库”开发取得新进展。(记者:张佳兴 视频:王桂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