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2日,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的“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走进燕山石化,国家卓越工程师奖获得者、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作宣讲报告。
在宣讲报告后,燕山石化的青年工程师代表与专家围绕工程实践、科研创新以及学风建设等问题热烈交流。现摘取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提问:刚才您在报告中介绍到曾经花了五年时间验证完善,7年时间推广应用加氢裂化反应东西学模型,对于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既要完成生产任务,又要积累技术,怎么来平衡两者呢?
方向晨:现场实际工作和对一些规律的探讨并不矛盾,我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抄企业的月报。为什么抄企业的月报?我会把企业月报放到EXCEL表里,然后把这个表做成图,去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装置催化剂装得不合适?还是催化剂本身性能没有达标?这样你就知道要克服哪些问题。这是我们创新的一部分。
提问:您刚才提到了工程人员需要培育跨越自我的创造力,对于年轻的技术人员,具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具体的习惯以及做事方式,来避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以及陷入舒适圈之内无法自拔?
方向晨:在企业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工人。记住,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间,更能够发现很多技术上的缺陷、问题,当你把这些缺陷、问题找出来的时候,其他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提问:我们现在装置工程技术人员有很多现场工作经验,但是怎么能够把这些工作经验转化成可以创新的东西?
方向晨:的确,如果要求企业现场的技术人员独立完成一些创新工作,可能是有难度的,因为你没有条件,很多想法你要验证,而你没有验证的手段。所以这时候其实需要和科研院所结合,因此,沟通和合作是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验能否上升为知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企业技术人员不要停留在掌握了什么经验,仅仅这个还不够,还要把这些东西上升到理论、知识层面,这样才能向研究院所提出你的设想、你的计划、你的课题,剩下的就是共同去验证。
提问:作为年轻人要想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工程师,除了基础能力还有哪些素养需要培养?“双碳”目标和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青年工程师怎么将自我发展与“国之大者”相结合?
方向晨:第一,立足现实,立足自己的岗位,从小事做起,深入思考怎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做工作。第二,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之间做平衡的话,其实“好玩”就行,要把你的工作,把它的兴趣点找出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